绝妙的熨斗图

  • A+

明朝崇祯年间,四川邛州城有一丝竹街。此街原得名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佳话,叫“司卓街”,后因此街之人大都酷爱丝竹管弦而讹称为“丝竹街”。

  当时的街面宽不足丈,左首有一家裱画铺,对面是一家裁缝铺。两铺长期失和,互不往来。

  裱画铺除装裱字画外,也出售字画,店堂整洁光鲜,尤其是那张用以裱字画的土漆褪光桌,更是一尘不染。每天早晨天刚放亮,裱画铺的徒弟就早早地打开店门,先打扫完门前的街面和店堂,然后将那褪光桌抹得光亮如新。这裱画铺的徒弟姓岳,面白而瘦,整日不苟言笑,体质虚弱。但他十分好学,每天除了学裱画,还时常临摹别人的字画,碰上精品字画,更是常常看得出神。久而久之,他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所画的人物图尤其出色,在当时的邛州城已堪称上品了。

  当裱画铺快打扫完时,对面裁缝铺的徒弟才边打呵欠边开门,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裁缝铺的徒弟姓朱。长得矮矮胖胖的,圆圆的脸。鼓鼓的肚子,乍一看活脱脱一圆球。他头顶两边留了两片瓦片形的头发,年约十二三岁,憨憨的样儿显得十分滑稽。

  他开门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打扫卫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灰尘拂往对面的裱画铺。接下来是烧热熨斗。古时的熨斗类似平底炊壶,前边支一个烟筒,炉膛上方为提手,它是靠炉膛内燃烧木炭的热量来熨烫衣服的。烧熨斗的工序是先倒出炉膛内的残灰,然后加入木炭,引火吹燃,最后盖好顶盖以备师傅熨衣之用。

  每天早晨,这胖徒弟总是把熨斗放置桌上,烟简直对着街对面的裱画铺,然后点火,再嘟起胖嘴吹燃木炭。而此时的烟灰自然而然轻飘飘地直往裱画铺里飞去。对面的岳姓小伙常常是刚收拾完店堂,不一会儿又是满桌灰尘。桌上的灰尘抹了又抹,掸了又掸,总是弄不干净。老板到店后,常常因此指责小岳不认真做事。但岳伙计从不开口辩白,不知受了几多冤枉气。由于长时期憋气于胸,又因身染痨疾,最后一口气上不来,岳伙计不久竟呜呼衷哉,死时年仅18岁。小岳死后,苟老板清点他的遗物,发现了一幅熨斗图,笔墨凝重,线条明晰,画中一小儿嘟起胖嘴,正在吹红那熨斗中的木炭。那画中小儿活脱脱是街对面胖小朱的原型。苟老板感念死去的徒弟,也为了向对面的裁缝铺示威,竟把小岳的这幅遗作裱了个古色古香的全绫,悬挂于店铺的中央。

  一日,店堂内踱进一位浓眉大眼、小耳朵、大嘴巴的陕西客商。瞧见这幅名为《熨斗》的中堂,他全神贯注地看了约一袋烟的工夫,回过头来问:“老板,这幅画怎么卖?”苟老板答:“这幅画不卖。请客官另外选购。”陕西客人说:“我就看起了这幅画,价钱贵点也没关系。”苟老板一听,就漫天地给喊了一个价:“这幅画我本来不卖,但是如果客官实在要买,拿50两银子好了。”其实他店中最好的字画也不过十来两银子一幅。谁知那陕西客人二话不说:“好!50两就50两。取下来。”苟老板喜出望外,当即将画包好,卖给了老陕。

  那陕西客人原是成阳城做古董生意的富商。他回到成阳后,向亲朋好友们宣称自己在四川买回一幅价值连城的绝画。众人皆以为是《清明上河图》或《贵妃醉酒图》之类的传世名作。不几日,此富商五十大寿,大宴宾客,中堂上十分醒目地张挂着这幅《熨斗图》。看到画上那顽童吹熨斗的憨态,众宾客无不哑然失笑。见宾客们都不明就里,这古董商左手拿着水烟袋,右手拈一根纸捻子,待大家静下来后,缓缓地介绍道:这幅画看似平淡无奇,可是,它的妙处就在熨斗火炭的那一点‘红’上。好比是大手笔画龙点睛,而这幅画却是画火点‘红’!画这熨斗中的木炭被吹红这一点,可以说耗尽了画师的毕生心血!看得出来,画这幅画的人十分厌恶这熨斗,因长期被吹火点熨斗者困扰而又无可奈何,但此人性格深沉内敛,虽憋气于胸,而只能以此画来抒发自己的愤懑。我估计,他画这幅熨斗图起码用了两年的时间,为此耗尽精、气、神。你们看——?古董商将右手的纸捻挨近那点炭红,只见纸捻慢慢地冒出了轻烟!他将纸捻吹燃,烧起了水烟。见此情景,满堂宾客惊诧莫名,皆啧啧称奇!古董商不无得意地说:“这就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用心血画成此图,点火怎么会不燃呢?”

  据传,到了清康熙年间,成阳知府花重金购得此图进献皇上,康熙龙颜大悦,将该知府擢升为巡抚。

  

  选自《龙门阵》2001.5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