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另类打虎

  • A+

东汉光武帝年间,九江猛虎横行,老虎时不时地跑下山来伤害人畜,成为当地的一大祸害。在虎患的阴影之下,百姓们叫苦不迭,整日忧心忡忡。为了消除虎患,历任郡府都广招猎人,并设立机关陷阱猎杀老虎,但始终没能解决虎患。
  后来,宋均调到九江任太守,针对虎患提出了与前几任太守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野生动物应该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人们不能滥捕于山林,扰乱飞禽走兽的正常生活。江淮地区有猛兽,如同北方有鸡、猪一样平常,所以虎的存在很自然,不值得大惊小怪。相反,残酷的官吏多次组织人力物力捕杀老虎,不仅破坏了老虎的栖息地,而且劳民伤财。所以,消除虎患的办法在于“务退奸贪,思进忠善”,而不在于一味捕杀。
  于是,宋均对所有官员进行考核,撤换并惩办了一批贪官污吏,然后免除了许多苛捐杂税,带领大家积极发展生产,并除去了猎杀老虎的机关陷阱。奇怪的是,一段时间之后,人们跑到山上一看,居然一只老虎都不见了。百姓们纷纷说:是宋大人的仁政打跑了老虎。
  其实,虎患消除,和官吏布施仁政没有直接关系。不过老虎伤人,伤害的只是少数人,而官吏从中滋事,兴师动众,甚至以此敛财,使所有人都受到了伤害。虎患成灾,逐渐掩盖了苛政给百姓带来的更大的灾害。宋均正是看到了虎患背后的“人患”,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几乎如出一辙的想法,还见于《后汉书·法雄传》。法雄任南郡太守时,针对当时的虎患发了份文告:“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并下令“不得妄捕山林”。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人与虎相安无事。
  与宋均同时期的弘农太守刘昆,也和宋均拥有同样的智慧。弘农虎患也非常严重,几致“行旅不通”。刘昆到任三年,“仁化大行”,结果“虎皆负子渡河,结伴离去”。连光武帝刘秀也为此请教他到底推行了什么样的德政,感动得老虎都渡河离开了。
  清顺治七年(1650年),在广东南雄,老虎也十分猖獗。知府郑龙光关心人民疾苦,为督导老百姓垦荒,经常到乡间去。有一次,村民报告前面有老虎挡路,郑知府来到近前,果然看见一只老虎,他大声责问老虎:“过去刘昆推行仁政,老虎都渡河离开了,今天我劝农垦荒,你为什么还来拦路?”老虎听后立即离开了。郑龙光为官清正廉明,从此民间便有老虎怕清官的传说,可谓“苛政猛如虎,廉政虎无踪”。
  古人面对虎患,所瞩目的,往往是人本身的善恶和吏治的昌明与否,并以此为依据来根除虎患。可惜,如今我们却很少有这样的智慧。
  山东枣庄地区出现“狼患”后,该区立即成立了一支包括公安、林业、治保人员等在内的共一百六十余人的巡逻队,到四周山上开展大规模的巡山围捕活动。更为高调的是,滕州公安还用微博不断发布“打狼纪实”,并附有多幅民警击毙野狼的照片。这种对“武力打狼”模式的高调炫耀正是传承了中国人自古沉淀的武松打虎式的英雄情结。不过在“自然和谐发展”的主旋律下,想再造一些武松式的英雄,只能弄巧成拙。按宋均的理论,这次狼患正是某些官吏的奸贪所致。我们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更应思考的是“狼患”背后的东西。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
  2012.8中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