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秘闻

  • A+

确定纪念碑图纸

  

  1949年9月,为了纪念自1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

  首先是确定人民纪念碑的修建地点。在会上,有的委员提议将纪念碑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最后,委员们一致通过了把纪念碑修建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方案。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在这里修建纪念碑,也方便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前来瞻仰。

  方案确定下来后,1949年9月30日下午6点,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庄严的纪念碑奠基典礼。

  随后,中央及地方共17个单位组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确定纪念碑的整体设计方案。

  兴建委员会花了一年多时间,面向全国征集意见,收到140多套设计方案,包括亭、台、堂、碑等各种样式。最后,纪念碑修建方案的争议焦点集中在碑身究竟是建成低矮分散型还是高大集中型上。大多数人认为,纪念碑要歌颂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表现人民英雄的伟大功绩,低矮分散型的方案不可取。但怎样把纪念碑修建得巍峨雄伟,让社会各界都满意,成了摆在兴建委员会面前的一大难题。

  1950年,陈志德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毕业回国。陈志德1917年生于江苏常州,因学习成绩优异,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留学深造,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被安排到北京市建设局工作。他做的设计方案,屡次有突出表现。1951年国庆节被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邀请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了最后遴选出的3个木制纪念碑模型:一个是形状酷似3个门洞的城台,上有高碑;一个是坡顶形状的纪念碑;另外一个是群像雕塑形状的纪念碑。

  陈志德看完后,摇了摇头,说:“这3座纪念碑模型,虽然都还可以,但是缺乏高大挺拔、气势恢宏的表达内涵!”

  陈志德的意见受到了兴建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兴建委员会经过最终讨论、修改,终于敲定了和后来我们看到的纪念碑相似的碑身设计方案。

  接下来,兴建委员会成立了施工组,陈志德调任组长。

  1952年8月,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工程正式启动。

  

  崂山开采碑心石

  

  陈志德仔细研究完图纸,两条浓密的眉毛,不由得皱到了一起。按照设计方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要刻在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约0.6米的整块碑心石上。为了保证碑心石不折断,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须达到3米,这就意味着这块巨大的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吨以上。到哪里去开采如此巨大的石块?陈志德遇到了第一只“拦路虎”。

  陈志德来到北京图书馆,经过十几天时间翻阅资料,掌握了全国各大山脉的岩石情况。他把采石地点确定在了崂山。山东青岛的崂山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该山最西端的山峰叫浮山,浮山共有9座山峰,被文人骚客称为“浮山九点”,是游人到崂山必看的一处风景名胜。

  陈志德领着几名助手,连夜坐火车直奔青岛。经过实地勘察,最终确定浮山的石头质地均匀、耐风化,从这里开采的石料完全可以做纪念碑的碑心石。采石地点被圈定在浮山大金顶。

  为了完整开采出一块300吨的石材胚料,十几名技术工人从南京、上海等地赶到浮山。技术工人们也没有开采如此巨大石料的经验,提出的几个开采方案都被陈志德否定了。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陈志德着急上火,左边嘴角起了一溜泡。

  几名从当地雇来的石工见陈志德着急,悄悄把他拉到一边说:“崂山脚下有个村子叫清石峪,村子里住着一位叫李开山的老石工,被人称为石神。您还是把他请来想想办法吧I”

  李开山的石匠手艺是祖传的,他爷爷当石匠时,曾帮国民党政府在崂山采过几次大石。当年凿山采石时,李开山虽然是个孩子,可他爷爷采石的过程,他都记忆犹新。首先选择一大块平整的山岩,然后在上面画出所采的石料大小,沿着采切线,用一排排的钢楔子同步钉进岩体,随着钢凿子的一点点进入,所采巨石就和岩体彻底分离了。

  陈志德把李开山请到采石现场,李开山一听陈志德的要求,倒吸了一口凉气,300吨重的巨石,根本就不是几排钢楔子能搞定的。李开山决定用放闷炮的方法,炸出这块巨石胚材。

  李开山选定了一处平整的石壁,在上面用黑炭笔画出一块长15米、宽3米的待采石胚,沿着长方形石材的四条边缘线,凿了40多个炮眼。

  李开山亲自往炮眼里添装炸药,炸药分量得控制精准,多了可能炸坏石胚,少了又无法使石胚与岩壁分离。炸药添装完毕,随着“轰轰轰”一阵沉闷的爆炸声,那块巨石的两个边缘被炸出了裂隙,另外两边却没有裂开的痕迹。陈志德焦急地问李开山:“怎么办?”

  “放闷炮的方法只能用一次,再用恐怕就要损伤石料了!”李开山说,“石料的另外两个边虽然没被炸出裂隙,可是经过炮震,再用钢楔子钉进去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石工们齐上阵,将100把钢楔子砸进石料未开裂的两边。石工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石料还是没有从岩体分离出来的意思。

  陈志德急得连连擦汗,李开山也有点沉不住气了,盯着面前的石料,大声对石工们叫道:“沿着石料的边缘再开两道石槽,然后把千斤顶放进石槽,施加顶力,我就不信不能把石料从岩体上剥离出来!”

  又忙碌了半天,两道石槽终于开凿出来了。在石槽内放置8个承重200吨的千斤顶,随着不断施加顶力,只听到“咔嚓咔嚓”几声,巨大的碑心石胚体终于完整地从山岩上剥离出来了。

  

  巨石“进京”

  

  碑心石成功地从岩体上剥离后,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陈志德面前:怎么把这块巨石运到火车站?

  浮山距离青岛火车站约30公里,沿途大部分是连绵丘陵。如果从采石场临时修一条重轨铁路直达车站,造价可不小。李开山最后给出了一个运输办法:滚杠。

  滚杠首先要在路面上铺设枕木,接着在枕木上摆一排圆木,再把巨石放到圆木上,只要在石料后面施加推力,大石料就会慢慢挪动了。

  陈志德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经过集体讨论,最后决定为了保险起见,不用圆木,改用鞍山钢铁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从鞍山调来的钢管被放在枕木上做滚木,巨石放到钢管初坯上。石料前面系着钢丝绳,钢丝绳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石料终于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移下去。

  青岛市政府为支援纪念碑的修建工作,从全市七八家国营工程队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突击队,担任沿途清障、加固桥梁等工作。从浮山到青岛火车站,30公里路程,运石队伍整整走了34天。

  青岛铁路部门为了把石料安全运抵北京,特地从东北小丰满水电站调来全国唯一一节能够承载90吨重量的车皮。可是石料的自重还是远远超过了车皮的载重。陈志德指挥石匠,在车站站台上现场对石料进行减重,最终把它装上了火车。

  1953年10月13日,北京西直门火车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缓缓驶进车站。

  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后,施工队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立即对其进行成形前的精加工。碑心石经过雕琢,“瘦身”到了60吨,纪念碑碑身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也基本完成,施工组突然接到兴建委员会的通知,要将整个碑面调转180度。按照中国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的传统,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初的设计图纸中是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面朝向正南方。但后来发现很多重大群众活动都集中在天安门与纪念碑之间的广场上,为了方便群众瞻仰,碑身正面朝北才更具实用价值。碑面调转180度,纪念碑就刚好与天安门“面对面”了,建议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中央领导及专家们的同意。陈志德指挥的施工组急忙对碑心石做了南北对调的准备。所幸的是,纪念碑的结构是南北对称,碑心石即使换了方向,施工进度也不会受到影响。

  随着纪念碑修建速度的加快,又一个难题出现了:怎么才能安全地把60吨重的碑心石吊起20多米,再平稳地安装到混凝土碑身上?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兴建委员会再次面向社会广泛征求吊装意见。北京市的一个老木匠出了个主意,用古代寺庙吊挂大钟的办法,先在广场上堆起20多米高的一个倾斜土坡,将碑心石沿着斜坡,一点一点地拉到纪念碑主体上再进行安装。

  陈志德经过周密计算发现,仅有60厘米厚的碑心石,倾斜到一定程度,如果禁不住自身重量,可能会从中折断。兴建委员会只得放弃了这个方案。

  这时,首钢方面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两台德国进口的桅杆式起重机,可以支援碑心石的吊装工作。可是两台起重机总共只有3 0吨,无法完成60吨碑心石的吊装任务。

  经过多位国内专家的周密论证,给施工组提供了一个安装方案,利用滑轮原理,将纪念碑的混凝土碑身作为起重支柱吊装碑心石。吊装的同时,在碑身两旁各立一个高吊杆,以调整石料吊装过程中的摇摆及平正。

  

  纪念碑修建成功

  

  陈志德得到第3套吊装方案后,为保险起见,先叫施工组用相同石料,建造了一个小型碑心石和碑体。经过多次磨合实验,确保方案万无一失后,才开始正式吊装。

  正式吊装那天,茅以升、刘开渠、梁恩成、林徽因、范文澜、郑振铎等100多位各界专家、领导一大早就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上午8点半,陈志德吹响口中的哨子,下达吊装命令,纪念碑混凝土的碑顶传来滑轮组的“吱吱”转动声,碑心石被钢丝绳缓缓吊起,现场观看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陈志德手拿红旗,在吊装现场指挥。随着碑心石被一点点吊起,天安门广场上竟刮起了西北风,陈志德急忙命令旁边那两架高吊杆操作手注意风向,一定要稳稳地控制住已经吊起的碑心石,绝对不能让它在空中摇摆不定。经过小心翼翼的操作,直到下午两点左右,碑心石才准确就位。稳稳地立在纪念碑正北面的碑心石巢内。

  几挂早就准备好的爆竹被点燃,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震耳欲聋的锣鼓随即响起。陈志德激动得“唰”地流下了眼泪。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是毛泽东亲笔书写的,把这8个大字刻到坚硬的花岗岩石碑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项任务落到了琉璃厂“萃文阁”店主、著名书法家、雕刻家魏长青肩上。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字写在信纸上,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雕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放大20倍,其中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总参谋部测绘局1205工厂的周永兴等人用幻灯机投影仪将字放大,然后按照光影把字描下来,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周永兴等人终于完成了题词放大的任务。

  魏长青在往花岗石上雕刻这8个大字时也遇到了困难:碑心石又硬又脆,不受刀凿,一刻就火星乱冒。为了赶进度,陈志德和魏长青经过研究,决定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再把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去,形成“阴文”轮廓,再利用高压水枪,通过喷射矿砂的方法,在碑心石上“刻”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然后以紫铜为胎,采用我国传统的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保证文字300年不变色。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两。后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做了工程总决算,纪念碑的建造总计花费约40.5万元。

  195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纪念碑碑身上的红色大幕被揭开,雄伟壮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正式落成。数万人涌向天安门城楼欢呼,广场上放飞了无数和平鸽。

  

  选自《龙门阵》2010.10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