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卖官鬻爵”

  • A+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不是卖官,而是鬻爵。所谓鬻爵是指用爵位来换取粮食,与钱尚无干系,目的是救灾。可以说鬻爵是国家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因粮食不足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卖官则始于汉武帝时代。当时边关多事,国库开销甚大,用爵位换取粮食的做法已不足以解决问题,于是便出卖官位,以增加收入,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至此,卖官鬻爵才合二为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卖官鬻爵就变了味,成为搜刮民脂民膏的一种手段。唐朝韦皇后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联手卖官,只要交上足够的银两,母女俩就用皇帝的名义通知中书省发布“任职书”。清朝卖官之风最盛。京官可买到郎中,地方官可买到高于知府的道员。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捐纳”更有广泛的用途:平民可以捐官;小官可以捐大官;虚衔可以捐实职;应处罚款可以通过“捐纳”减轻乃至全部抵销责罚;降革职的可以通过“捐纳”官复原职;触犯刑律的可以捐成无罪。

  “卖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明着暗着地存在于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卖官”毒化了政风和社会风气,导致官场腐败,世风日下。

  选自《老同志之友》2001年第2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