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核爆

  • A+

通古斯爆炸和印度“死丘”的爆炸,人们不约而同地提到核爆炸的猜测,但是,这两次著名的爆炸都处于人类并未发明核武器的时代。但是,一些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久远的古代有许多证据证明地球上已有很先进的科技了。他们为此提出印度“死丘”和通古斯爆炸的间接证据。

  

  土耳其神秘的地下城——古代防核设施

  

  1963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500公里的卡巴杜西亚高原上的德林库尤村爆出一条大新闻:一个农民在院子里掘地时,偶然碰到一个洞口。村民们架着梯子顺着井口似的入口,通过8层过道,找到一个无所不有的地下城镇。纵横交错的隧道两旁排列着无数住宅,还有作坊、水井、食物贮藏室,以及专做墓地的洞室。52个通风管道通向地面隐蔽处,几条供逃跑用的地道遣得非常巧妙。据估算,这样规模的地下城可供5万人安身。隔了两年,又一个同等规模的地下城在凯梅克里附近被考古学家们挖掘出来。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地下城与德林库尤村的地下城是个双连体,有一条10公里长的地道把两城连接起来。之后,陆陆续续发现了56座规模不等的地下城。而在更早以前,在卡巴杜西亚高原已经发现过千座岩洞和地下洞窟。它们凿在小岩石山内或悬崖上,有的相当富丽堂皇。岩石被,了妙地凿成拱门、圆柱、拱顶,每一寸壁面和柱体都装饰着线纹和图案,这些壁画栩栩如生,甚至人们的厨房、卧室里面的祭坛、餐桌、座椅、床铺,家具也都为石头制品。

  根据地下城遗留的几千年前人的遗骨考证,他们肯定不是土著,而是从远方避难而来的。之所以选择卡巴杜西亚,是因为它荒凉,绝无人迹,不会引起外人注意。于是有学者认为,远古时代的卡巴杜西亚人是为了躲避核袭击而选择在地下营造地下城的。

  

  环球地下隧道之谜——古代防核又一设施

  

  在墨西哥(即阿加尔塔)发现的地下世界有无数洞穴、隧道和曲折交错的地下长廊,那里埋藏着无尽的宝藏。许多科学家和探险家为找到地下世界的入口而甘愿冒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人拉姆曾率一支考察队,在墨西哥恰帕斯密林中发现了印第安人把守的一个地下长廊的入口,那里任何人不得进入。经过向导询问,才知道他们是玛雅人的后裔,叫拉坎顿人,是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1943年5月,罗斯福总统向拉姆等人下达了“寻找阿加尔塔”的命令。消息灵通的希特勒也派人潜入美洲。美、德双方展开了争夺战。尽管对于他们寻找的结果,人们不得而知,但“阿加尔塔热”从未降温,几十年来.在各地都有新的“发现”。探险家们发现了许多“入口”和“长廊”,作了许多大胆的假设:从危地马拉的入口下去,走50公里,可以到墨西哥;而墨西哥也有一条通到危地马拉的地下通道。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推断,在美洲可能存在一条纵贯南、北美洲的地下长廊。

  俄罗斯西伯利亚科累马河流域的许多网状地下回廊,穿过契尔斯基山脉底部,继续向西南延伸。阿塞拜疆的“无底洞”,是整个高加索地区连绵不断的地下长廊的一处出口。阿尔泰山的地下长廊,从蒙古南部一直延伸到大戈壁,有人认为,中国的敦煌可能是个出入口。英国探险家报告,在非洲尼罗河等地也发现了地下长廊,其中有些地方宽达400多米,有明显的人工切削痕迹。这样,有人进一步大胆设想:地下长廊环绕美洲、欧亚大陆和非洲,穿陆过海,首尾相接。远古时代铀矿利用遗迹

  1972年9月25日,法国一家工厂在检查从非洲加莲共和国奥克洛铀矿进口的铀矿石时,惊奇地发现这些铀矿石早已被人使用过。一般铀矿中的铀(255)含量都在0.7%以上,而这批铀矿的含量还不到0.5%。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格兰·T·西伯格提出:只有在极度精确的条件下,裂变中的铀255才能被“烧掉”。而且必须有极纯的水,而这种极纯净的水,在地球上任何自然水中都不会找到。不久,联合专家小组在奥克洛铀矿区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核反应堆”!这是一个由6个区域组成的“核反应堆”,大约使用了500吨铀矿,但输出功率只有100千瓦左右。据考证,奥克洛铀矿的成矿年代大约是20亿年前,成矿不久,“核反应堆”即开始工作。而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1976年,前苏联瓦什卡河岸上,发现了一块拳头大的闪着白光的怪石,经过分析,这是一块稀有金属的合金。其中锡占67.2%,镧占10.9%,钕占8.7%。其他还有铁、镁、铀、钼,但没有铀的衰变物。专家们惊呆了:这一块人造合金,年龄超过10万年,它极有可能是用只有几百个原子的微小粉末作原料,在几十万个大气压下冷压而成的。对这样小的物质,加如此高压,其设备和手段,即使是当今现代科技,也难以办到呀!

  通过以上的考古证据,人们对印度“死丘”和通古斯的核爆炸就有一定的理由相信了。但是,最后的结论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去证明。

  

  选自《良友周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