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与林彪的神似与不同

  • A+

军事上的粟裕与林彪.可谓一时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载谁堪伯仲间”之感。两人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不是一母所生的孪生兄弟,却也几乎就是对方的影子。他们多半时间里都病歪歪的
  粟裕与林彪都生于1907年,只有月份的细微差别。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南;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北。
  他们都不够“帅”,个头也不高。“状若妇人女子”。久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老部下见到他们,几乎都会彻底摧毁早先高大威猛的想象,放下几许敬畏之心。
  他们不只面相文弱,而且多半时间里也都病歪歪的。
  林彪曾偶然雅兴,战后穿着缴获的日军军服遛马,被阎锡山的小兵蛋子当作日寇误伤,留下了一辈子的后遗症,怕风、怕光、怕声音。头疼的时候,头直晃,只好用一条小毛巾捂着头使劲揉。
  粟裕更是负伤六次,两次伤在头部。头疼的时候,头发都不能碰。他的脸总是异常通红,经常说脑袋发涨。后来还不能左右环视,吃饭时,要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直线上。
  他俩的怪病还都曾差点儿耽误毛泽东的军国大事。1950年9月3日,国难思良将之际,毛泽东不无遗憾地电告急盼东北边防军统帅尽快到位的高岗:“林粟均有病……暂时均不能来。”
  “卧龙凤雏左右得一”,随便哪一个不病,毛泽东的心就不用那么提到嗓子眼上。可他们偏偏都上不了朝鲜战场,毛泽东只好让他们先后前往苏联治病,另请老将彭德怀出马。
  他们都很会打仗
  他俩早年都加入叶挺的“铁军”。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他俩奔赴抗日战场,奇兵设伏,痛击日寇。虽然斩获均有限,却各自为中共仅有的两支军队来了个漂亮的开门红.振奋了中国人抗敌的决心。
  一个“平型关大捷”,林彪为主力红军改编的八路军露了脸,威名天下扬。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不得不发来贺电:“有日(1937年9月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捷报南来,良深嘉慰。”
  一个打了韦岗处女战,大长南方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志气,威震大江南劃匕。蒋委员长又只好字斟句酌,驰电嘉奖:“所属粟部.袭击卫(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再后来,他俩一南一北砥柱中流,横扫千军如卷席,都是毛泽东最倚重的爱将,掌管两支最大的野战军。关键时刻,毛泽东总想到他们。
  他俩也都让毛泽东打破了不迎送党内访客的“潜规则”,乐颠颠地亲自迎出门外,给足了面子。
  蒋介石也将曾经亲自嘉奖过的他俩看成劲敌,却又徒唤奈何,无计可施。他说关内的粟裕“诡计最多,肃清最困难”;而关外的林彪则是“战争魔鬼”。
  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他们俩,毛泽东的觉自然睡得安稳踏实多了;而没有他们,蒋介石的头上大概也会少不少白发。
  他们两人职务虽有差异,却其实都主要只管打仗。
  一个虽然是东北局书记、野战军司令员,却对与军事无关的大小之事,一概不予过问,被老搭档罗荣桓称为“林总的重点主义”;一个虽然只是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却被毛泽东明令负责战役指挥,掌管全军征战事宜,被老搭档陈毅称为“华东军事主要靠他”。他们的爱好也是一个模子
  他们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没半点世人最津津乐道、喋喋不休的“儒将风度”;又都沉静好思,不喜欢抛头露面,夸夸其谈。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看地图,一坐一站就是老半天,动作神情都像一母所生的双胞胎。
  粟裕的特型演员谢伟才,为拍摄影片《淮海战役》,登门造访他的夫人楚青,“打探”粟裕生前的“特殊动作”,以便让观众过目不忘。
  楚青说没有。一位秘书说,粟司令员有时候把椅子倒过来骑坐,双手趴在椅背上。
  这当然是开国将帅群里一个极为难得的“特殊动作”,但影片《辽沈战役》拍摄在先,早把它用在林彪身上了。虽然粟裕实有其事,但艺术上雷同却不可取,谢伟才只好忍痛放弃.嗟叹不已。
  林彪与粟裕,尽管像复制或者克隆出来的人,军事上的他们,却从不嫉恨争宠,有些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惺惺相惜。
  终林彪一生,只与粟裕及老部下陶铸两个人谈得来,尤其和粟裕谈军事时,话匣子就如同拧开的自来水龙头,滔滔不绝,欲罢不能。 参军资历不同条件不同
  他们的相识应该是1927年10月,朱德将南昌起义余部编为七个步兵连,林彪、粟裕都是连级干部,一个是连长,一个是连指导员。
  不过,粟裕是才连跳两级上来的新手,到底有些稚嫩。林彪则是“老”资格的连长了。而且他还有两个过硬的条件,一是怀里揣了张黄埔军校文凭;二是有两位中共党内资历不浅,比他大十岁的“老革命”堂兄:林育英与林育南(林彪原名林育蓉)。他能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就是这两位老兄引导、支持的结果。
  林彪有这些得天独厚的外因,能比粟裕早一步脱颖而出,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时候,既然都是连级干部。才二十来岁的青年人.难免有与战友比拼战功的心思。林彪总随身带着一个神秘的小本子,常常独自写写画画。聂荣臻回忆说,他曾看到本子上尽是历次战斗歼敌和缴获的数字。
  多年后,林彪对自己与粟裕的这一段经历还记忆犹新,也很服气。他回忆说:“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仕途”不同林彪优于粟裕
  毛泽东第一次见到林彪,是在1928年5月。当时,红四军在井冈山的茨坪开会,军政首脑济济一堂。
  时任二十八团一营营长的林彪主动在会上发言,慷慨激昂地说:“敌人来进攻,红军集中打敌人;敌人打走了,消灭了,红军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
  这几乎都是毛泽东常说的话,也是他秋收起义后不断思索的建军经验。见这个年轻干部领会得这么透彻,毛泽东很兴奋,此后,他对林彪的印象极好。
  三个月后,红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马失前蹄,不幸殉职。毛泽东就提议林彪继任团长,使其成为仅有的四个团之一又是绝对主力团的一把手。
  八个月后的红四军七大前后,毛泽东与朱德、刘安恭等人围绕建军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甚至赌气提出请辞前委书记。
  林彪表现了异乎寻常的主动。他不但在会上多次言辞激烈,明确支持毛泽东,还给毛泽东写信,说朱德“领袖欲望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他甚至找到毛泽东,恳切地说:“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更令毛泽东难忘的是。随之而来的红四军七大上,他的请辞之举竟然一谶成真。黯然离別之际,林彪不但上门安慰,还凑了二百块大洋送给毛泽东(但毛泽东没有接这些钱)。
  有这份感动。要林彪的仕途不畅达也难。
  一年后,林彪就接替升为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朱德,成为红四军军长。从此,他跟着朱德的脚印,开始亦步亦趋的升迁之路。
  当然,林彪也越发争气,没令毛泽东失望,他打了不少荡气回肠的漂亮仗,成为红军里除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之外的赫赫名将。
  那时,粟裕也参加了红四军七大的全过程,亲眼目睹了毛泽东的窘境,却显得木讷多了,也就只好继续等待被毛泽东发现。
  选自《名将粟裕珍闻录》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