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把“仪仗队”变成特务机构

  • A+

锦衣卫在现今大多数人心目中,是黑暗的代名词,残忍、狡诈、无限的侦查手段,无端的诬陷罪名才是锦衣卫的真实表现。但成立之初,锦衣卫不仅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它还是朱元璋的“三军仪仗队”,可以说,它私底下虽然凶残,但表面上非常光鲜。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初二,整个大明朝还沉浸在过年气氛中的时候,南京城里却剑拔弩张,御史中丞、负有监察百官之责的涂节向朱元璋告发:中书省(明初的行政中枢,设左右丞相,统领六部)左丞相胡惟庸意图谋反。
  朱元璋接到报告后毫不含糊,立刻命人把胡惟庸抓起来,还没等涂节高兴呢,一转脸又说涂节本来就是胡惟庸一党,还拉上了曾经和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一起弹劾李善长(明朝首任宰相)的御史大夫陈宁,洪武十三年正月初六,朱元璋将这三个人一起杀了。在这之前,汪广洋已被朱元璋编造罪名“赐死”。
  在大臣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到了正月十一,又有两道圣旨发布:废除中书省!废除大都督府(明代直接受命于皇帝的武官机构)!
  两道圣旨把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后事安排得十分详尽,内容之缜密、细致,使朝中大臣们终于明白,朱元璋发布这两道诏令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酝酿了很久的结果。
  中书省作为大明朝最高行政机关的历史到此结束,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整个中书省的官员编制几乎全被废除,只保留了纯粹记录官性质的中书舍人一个职位。原本属于中书省的权力全部收归皇帝一人所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的地位上升,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王朝政务的决策者和实行者之间再无任何阻碍。同时,朱元璋还告诫群臣,今后他的子孙,都不能再说设立丞相的事情,臣子们也不能请求设立丞相,不然就是死罪。
  而大都督府则被分割成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这五军都督府掌管军旅之事,隶属于兵部,曾经和中书省分庭抗礼的大都督府编制就这么消失了。
  洪武十三年的春节,注定是让大明朝所有官员都难忘的一段日子。
  混乱的正月过去后,朱元璋真正开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运作。
  现在的大明朝,没了中书省的宰相掣手掣脚,朱元璋的皇权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但权力必然伴随着义务,没过多久,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有史学家统计过,在废除丞相制度以后,从前一整个部门的工作现在全压到朱元璋一个人身上,每天送到他面前的奏章有近200封,大小共计约500件事需要他做出决断。而那时的奏章都是文四骈六的儒士们写的,通常几万言的水分下来,真正谈事情的能有几百字就不错了,就算一封奏章5000字吧,200封就是100万字……就算每天不动脑子看100万字,你能看完吗?何况还得动脑子去想这奏章到底讲的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
  朱元璋一个人根本看不完那么多奏章。而朝臣们上的奏章都是请示问题与决策,虽有轻重缓急,但却没有不该办的,得不到回复就不敢实行,不敢实行在朱元璋眼里就是办事不力,办事不力就该罚……如此一来,朱元璋和朝臣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胡惟庸虽然死了,可李善长还在,朝廷中大部分官员仍然是这位明朝首任宰相的老部下,他们在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对他们日益不满的情况下,自然又回到了李善长的羽翼之下,以求平安。但这种做法在朱元璋看来,就成了结党营私和图谋不轨的双重判断。
  朱元璋要剪除的是李善长代表的文官功臣集团,他确信,这个集团已经腐化变质了,不再是自己的可靠助手,而是分夺权力的对手。
  屠杀的理由并不好找,即使在洪武十四年成立了大理寺和都察院,和刑部一起并称三法司,但三法司的人多为儒士,办案定罪既无眼力也无效率,朱元璋觉得实在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身边的检校。
  检校从一诞生就为朱元璋一手掌控,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然而检校是个职务名称,不是正式机构,它有侦查权,却不能扣押人犯和判罪量刑,要想让检校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
  朱元璋将眼光放到了自己身边的侍卫亲军上。侍卫亲军是皇帝的私人卫队,将检校们放入其中,并赋予侦查之外的权力也是说得过去的。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终于决定将锦衣卫推到台面上来了。
  明初,皇宫的守卫任务由拱卫司担当,虽然亲近皇帝,但实际官职却很低,长官只有正七品而已。拱卫司的人选也都是由大都督府选派,整天在皇帝身边晃来晃去的人,自然要求很高,身高、样貌、体能、头脑一点都不能少。但朱元璋对于这样的拱卫司并不满意:一来拱卫司总不是在他自己手里;二来正七品的官职相对于皇帝亲军的名号来说,也实在太寒酸了些。
  于是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同时,朱元璋也对拱卫司进行了改制。他把拱卫司从大都督府的管辖下独立出来,改组成为亲军都尉府,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首都警备区,指挥使品秩正三品一一不但规格提高了不少,人数上也增加了不少。
  此外新设了一个仪銮司,长官品级为正五品。
  仪銮司,顾名思义,除了护卫皇帝外,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皇帝出行和朝会时负责仪銮掌管卤簿仪仗。说白了,就是三军仪仗队,是国家和军队的脸面所在。入选的校尉都是功勋贵戚家的子弟,功臣子弟们这时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在日渐衰老的皇帝身边执行守卫工作,既是对功臣家族的肯定,也是接近皇帝的好机会,因此,仪銮司的校尉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十分显贵的职务。
  这仪銮司真真正正是锦衣卫的前身了,它的职责很大部分后来由锦衣卫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洪武十五年四月,锦衣卫成立,在史书中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遥想600多年前大朝会之时,天色朦胧,雾霭氤氲中,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大汉将军”一千多人鱼贯而出,手执銮舆、擎盖、扇手、旌节、幡幢、班剑、斧钺、戈戟、弓矢……威武庄严,莫过于此。这些所谓的“大汉将军”,就是锦衣卫的属下,自然是表面风光的那一部分,在锦衣卫的设置中,有御椅、扇手、擎盖、幡幢、斧钺、銮舆、驯马等七个部门,他们负责锦衣卫职责里“侍卫”的那一块内容。
  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综合各种蛛丝马迹来看,曾经是检校成员的毛骧可能就是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毛骧很早就跟随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前就已经是检校的一员,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毛骧带领锦衣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朱元璋找到屠杀大臣的理由。这理由在毛骧看来,其实很好找,就两个字一一谋反。和谁谋反呢?和胡惟庸。
  以锦衣卫之能,想要找出些证据来证明胡惟庸谋反是很容易的事情,胡惟庸虽然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但在朝廷中有不少和他有瓜葛的大臣,栽赃栽到死人头上,他们更是无从辩解,正好一网打尽。
  于是,经过几年的蛰伏,洪武十八年(1385年)起,原本早已尘埃落定的胡惟庸案再起波澜,性质也从普通的“擅权枉法”变成了十恶不赦之首的“图谋造反”。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短短五年的时间,被胡惟庸案牵扯进的功臣有一公,二十侯,连坐、死罪、黥面、流放的有数万人之多,朝中文臣几乎为之一空。
  而为这个案子流出最后的血的,正是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77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以身为“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下了狱,后又处死。和他一起赴死的还有他的妻、女、弟、侄等一共70多人。只有长子李祺(驸马)和他的两个孩子,因为朱元璋女儿临安公主的缘故得以免死,流放江浦了事。
  选自《古今故事报》1332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