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出差分硬软卧

  • A+

古代出差比起现在的出差还要讲究。而且,古代不同品级的官员出差享受的交通、饮食待遇都不同。

  清代驿站员工有7万多人,古代公务员临时被派遣外出办理公事的使命,有奉使、差出、出差、勾当公事等种种叫法,而今天已经统一成“出差”了。

  驿是古代政府专供官员行旅食宿和递送公文用的公务系统,兼备国营交通、邮政、招待所等多种功能,历代有驿舍、邮驿、驿馆等种种名目。一般多认为,驿政的源头在周代。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通过立法定为制度,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遍布城乡互相沟通的庞大而有效率的驿传网络,直到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废驿。

  而历代的驿政,实际上都是秦代的继承。比如唐代共有水、陆驿一千六百多个,有人推算从事驿传的员工超过两万人;清代共有水、陆驿两千多个,员工七万余人。

  不同等级分“硬卧”“软卧”,古代官员不同身份和事由的出差,享受不同级别的招待,连交通工具也有“硬卧”“软卧”“普快”“特快”的区别。

  以唐朝为例,京朝官外出公干,先到门下省领取允许使用驿传的凭证,其名称历代不一,有传符、驿券、马牌等。凭证上除一般性介绍姓氏、官职、差使外,对应走的路线和驿马的配给使用等,都有具体规定,如三品以上官员可给驿马四匹,四品以上给马三匹,五品以上给马二匹,六品以上给马一匹,或车马之外是否可以另给驴等,都视出差人员的品级照章填写。

  再就是速度控制,也因出差官员的职级和使命缓急有所区分,有的写明每日不得过二驿和三驿,有的则写每日不得过四驿,相当于现在的一“普客”“普快”和“特快”,而四马、三马、二马,则相当于“软卧”“硬卧”“座位”,或“头等舱”“经济舱”之类。

  不同官员吃的米都不同样,比如,明初的制度是“行三坐五”:即经过驿舍吃饭的标准为正官一员支米三升,从人一名支米二升;住宿驿舍的则是正官一员支米五升,从人一名支米三升,其余肉菜油酱的数目,也各有差别。唐朝初年,还有过御史住驿不许吃肉的规定。反之,元代时,为适应蒙古族的饮食习惯,驿站的伙食供应中还有乳酪、马奶、茶蒜、野味等。

  如据《成宪纲要》“鹰鹘豹子肉例”记载:出差官吏可以在驿馆里吃到海东青鹘、牙鹘、土豹等,“夜间不应付肉食,折支钱两”。因为驿券上的供应“面值”不一,所以当各种品级不同的出差官员同时在一个驿传的餐厅用饭时,难免出现尴尬的场面。《朝野佥载》卷五记,唐时兵部尚书娄师德去并州出差,在驿舍吃午饭,有并州属下各县的接差官员同案共食,结果连端到各人面前的米饭也不一样,“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