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郎中

  • A+

康熙大帝英明一世,及至垂暮之年,却被几个儿子争嫡夺储之事弄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一个资深的老太监,便讲了一个“九狗出一獒”的故事,给康熙解闷。

  啥叫“九狗出一獒”呢?就是赶上一窝子下九个狗崽时,便可出一条獒。獒是犬中“极品”,威武如狮,勇猛似豹,雄健剽悍。好狗护四邻,可一獒便可护得一村安宁。然而,要得此獒,须将这一窝九只狗崽扔进地窖,锁了窖门,断奶断食。待其饿极相互残食,最后所剩一犬,就是獒。

  康熙听罢此故事,茅塞顿开。此后,便不再立太子,也不再立遗诏,而效仿“九狗出一獒”之法,对皇子们放任自流,无为而治,优胜劣汰,“剩”者为王。在这场“斗智斗勇斗狠玩深沉”的腥风血雨中,四皇子胤“剩”出为“王”,继位登基,为雍正皇帝。此前,康熙临终之际,赐给身边伺候他的几个太监每人黄马褂一件,锦盒一个,后又各赐药酒一盅,令其饮后失语,遣散出宫。那个讲“九狗出一獒”的资深老太监,自然也在其列。

  雍正君临天下,励精图治。第一步就是整顿吏治。同时开恩科取仕,选拔栋梁之材,分赴各州府出任实职,推行新政。新科探花杨炳受封为滦州知州,统管滦河治理事务。

  这滦州,地处滦河下游,京畿东隅,跷跷脚,便可够着紫禁城的门楼子。这里的地方官员多与京官勾搭连环,争相攀附王公大臣,把触角伸进朝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一条连年水患的滦河,造就哺育了一大批贪官污吏。

  新任滦州知州杨炳到任后,秉承皇上旨意,除贪官、罢污吏,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推行新政,颇受滦河两岸百姓爱戴。

  雍正三年,滦州遭受特大水灾。杨知州一面组织灾民抢险自救,一面向朝廷急报,请求赈灾。朝廷亦知滦州地处皇都腋下,安抚不好,灾民便会涌进京城,便拨下大量钱粮赈济滦州河两岸灾民。

  恰赶此时,知州的母亲老夫人,突患痰化之症,半身不遂,瘫在了炕上。知州大人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纺线织布卖钱供他读书,考取了功名。今见母亲得此重病,他再也无心过问政务,终日守在母亲跟前端汤喂药,以尽孝道。再说这州府衙门的大小官员,一时失去了管束,见着朝廷拨来的钱粮,哪有不贪之理?几经扒皮后等到了灾民头上,就所剩无几了。搞得滦河两岸,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杨知州对此却一无所知,只顾遍请名医,一心为母亲诊治,可却不见半点疗效。忽一日,家人禀报,门外有一个老哑巴不知何事,要往府里硬闯,已被门房当值拦在了门口。知州闻言赶紧来到门口,早有人上前说,这个哑巴,就是近年来名满滦河两岸的游医“哑巴郎中”。他惯以偏方怪着诊治疑难杂症,一向行踪飘忽不定,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今日定是为老夫人治病而来。杨知州闻言赶紧把哑巴郎中让进府来。哑巴郎中不待落座饮茶,便随知州来到老夫人屋里。心神入定后,为老夫人切了一阵脉,便躬身退出,来到客厅,挥笔写下药方后扬长而去。等知州大人追出门来,早没了哑巴郎中的身影。

  知州转回客厅细看药方,见上面写道:直针山枣树所结酸枣八斗,病人自采酿醋,日饮三盅,一年后可行走自如。见母病可医,知州兴奋得直搓手,可又转念一想,普天之下,山枣树的针刺都是带钩的,这直针山枣树到哪去找呀?知州正在发愁之际,发现药方背面有几行小字,翻过来一看,写的是:缘滦河北行三百里,至洒河桥,往东走八里到滦阳,滦阳之东有一山,叫皇太子山。山中多生直针山枣树。

  次日早起,杨知州轻装简从,亲自背着母亲出城来到河边码头,搭乘一条上水北行的商船,逆水北上。一路行来,只见沿河两岸,到处都是水患留下的颓败景象,坍塌的房屋,歪倒的树木,淤毁的庄稼,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再看岸上百姓,一个个衣衫褴褛,满脸菜色,正成群结队地逃往他乡。见此情景,杨知州不由大吃一惊,冒出了一身冷汗。若不是亲眼所见,就是说出大天来,他也不会相信,自己辖管的地界,会是这样一副惨景。朝廷援拨来的那一批又一批的赈灾钱粮呢?难道这也有人敢截留私吞不成?杨知州暗暗咬牙道,这些个见了银子忘了命的贪官污吏,真是胆子比倭瓜还大,看本知州咋收拾你们!

  等船行至洒河桥,知州背母亲上了岸。老夫人深明大义,强令知州大人就此原路返回州府,赈济灾民,办理大事,说:“我儿身为朝廷命官,吃着国家俸禄,就该对上为皇上办好差事,忠心不二;对下要善待百姓,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我儿若为尽孝道,而不顾滦河两岸灾民生死,耽误了朝廷的差事,为娘宁肯跳进滦河淹死,也不让我儿背上这千古骂名!”见母亲把话说到这分上,知州大人只好托付随从照看好老夫人,自己便又坐了下水的船只,直奔滦州而去。

  老夫人叫随从雇了一挂老牛车坐着赶路。车把势是地道的本地人,一路上,也不用问道,便把牛车直接赶到了滦阳东面的皇太子山下。随从付过车脚钱,便把老夫人背进山脚下的一户人家落脚。山里人实在、好客,对老夫人和随从亲亲热热的当亲戚待。吃过晚饭后,主人特意点起了过年点剩下的半根蜡烛,讲述了这皇太子山的来历,让人明白了这座山上的山枣树针刺为啥不带钩。说是在唐朝的一次战乱中,宫里的娘娘逃难由此山经过,被山枣树针刺钩住了衣裙,便随口说了句,“这讨厌的山枣树,长的浑身针刺也就罢了,干吗还要带钩呀?”山枣树见娘娘恼了,惟恐惹祸上身,便赶紧把钩伸直。自此后,这座山上的山枣树针刺就都成了直针,没有了钩刺。恰巧娘娘在这座山上生下了太子,这山便由此得名叫皇太子山。

  第二天,老夫人便让随从把她背到皇太子山去摘野酸枣。等到了山上一看,这遍山的山枣树,还真没一棵是带钩刺的,全是直针。

  自此后,随从每天把老夫人背到山上摘枣。开始时,老夫人是吃力地抓着摘,慢慢地就扶着岩石或树木站了起来,后来又能够让随从搀扶着挪动了。每天摘枣,手也渐渐地随和灵便了。

  等上报朝廷罢黜州府上下的大小贪官污吏,如数追回了朝廷下拨的赈灾钱粮分发于民、安抚灾民重建家园后,已是寒来暑往、白露为霜的晚秋时节。知州大人这才顾得上腾出手来去接母亲。当他到了皇太子山根下时,老夫人正在半山腰采酸枣,他急切地连喊了两声“娘”,就见老夫人挎着半篮野酸枣,挪动着两只粽子似的小脚,从山坡上顺着羊肠小道走了下来。知州大人一下子惊呆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当初是自己把母亲背下船的,这还不足百天工夫,母亲竟能自己在山路上行走了,至此,杨知州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了哑巴郎中的良苦用心。其实这摘枣酿醋,不过是个引子罢了,由此让老夫人每日爬山,活动筋骨,迫使老夫人一点一点地恢复腿脚功力,这才是那个药方的内涵所在。而特意点名要用皇太子山的无钩刺山枣树所结酸枣酿醋,其目的无非是要引知州大人沿河北上,看看沿河两岸那触目惊心的灾后惨状,好让他跳出“孝道”的小圈子,去拯救灾民,安抚这滦河两岸的芸芸众生。

  等知州大人带着母亲亲自采摘的八斗野酸枣,和老夫人及随从坐船顺水而下,打道回府时,真有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心旷神怡!

  不料,杨知州乐极生悲,刚到滦州码头下船,就被京城来的钦差奉旨拿下,打入囚车,押回了京城。圣旨上说:经查,滦州知州杨炳,曾作诗曰:春来草返青,夜尽无复明。可见其心存异志,图谋不轨。“返青”(反清)“复明”,这可是满门抄斩之罪呀。

  其实,杨炳虽为汉人,可他十载寒窗,终得金榜题名,并被雍正钦点探花及第,又授滦州知州。他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皇上的知遇之恩呀,哪来的什么“心存异志”、“反清复明”啊?只因他上任以来,整顿吏治,推行新政,伤人太多,伤得又太深,这才有人心怀叵测,无中生有,罗织罪名,欲置他于死地。而他那两句闲诗,又恰好授人以柄。尽管是断章取义的歪曲和别有用心的陷害,可他却有口难辩,无法说清。这就是令人谈虎色变,让朝野噤若寒蝉的大清“文字狱”。

  雍正四年秋,杨炳一家四口被押赴西市行刑斩首。当日,雍正亲临法场坐镇,以警示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时值午时三刻,三声追魂炮响,监斩官手拿令牌刚要掷地,张嘴吐出半个“斩”字,就见从人群里挤出一个身穿黄马褂的老人,径直跑到雍正驾前,双膝跪地双手捧一锦盒奉上。待雍正打开锦盒一看,不由大吃一惊。随即下口谕,赦杨炳一家无罪。穿黄马褂的老人给雍正磕过头后,赶紧起身跑过去,让兵卒们给杨炳及家人除去枷锁。杨炳泪眼相辨,在皇上驾前救下他一家老小性命的这个人,竟然是哑巴郎中!

  这哑巴郎中,正是当年康熙临终时遣散出宫的太监,而且就是给康熙讲“九狗出一獒”的那个资深老太监。可他到底凭啥东西,让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雍正皇帝当场赦免了滦州知州杨炳一家呢?答案就在当年康熙赐的那个锦盒里。

  当年,康熙采用“九狗出一獒”之法,确立自己百年之后的继位者。虽说康熙在有生之年,难以知晓将来的继位者会是哪位皇子,可他料定,既能力挫群雄夺得此位,必是大智大勇,唯我独尊,刚愎自用之人。此人登基后,为去除我大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沉疴积弊,定会下猛药、用重典,大破大立。而重刑之下,必出冤狱。为遏止新帝错杀忠良、妄杀无辜,康熙便在临终之际,将身边太监委以重任,“遣散”出宫,以行医、剃头、货郎、打把式卖艺乃至讨饭行乞为业,行走市井,往来村镇。暗中窥察县州府等各处官员在百姓中的口碑。如一旦有忠良清官被诬陷入狱而危及生命时,这些负有特殊使命的太监,便可身穿御赐黄马褂进京,将御赐锦盒面呈新皇陛下。

  雍正打开锦盒,为啥要大吃一惊,并立下口谕,当即赦免了滦州知府杨炳一家呢?原来在锦盒里装着康熙生前御笔亲书的《赦诏》:经查,此人为我大清之忠良,立赦。钦此。落款处,加盖着康熙的朱红大印。

  选自《民间故事》2010.10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