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里的“密电码”

  • A+

公元1887年,中国第一位驻英法大臣郭嵩焘上折光绪皇帝,参奏另一位驻德国大臣刘锡鸿“滥用经费”,其中提到刘在四个月内“以寻常私事发递电报至七八次”。这成为刘被撤职处分的一个重要舆论证据。

  今天看来,一个驻外大使,四个月内发七八次电报,实在寻常。但在当时,确是骇人听闻。

  电报是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随着西风东渐,19世纪60年代,英、美、法等国不断公开要求在中国设立电报线。开始时大清国朝野上下惊慌失措,认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但在一次次拒绝过程中,清政府忽然发现列强们已然既成事实地在中华大地遍设海底线、铺架岸线。

  为了大清最后一点尊严,遏止外线入侵,1879年李鸿章修建大沽到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到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这是中国大陆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建学堂、购设备,开始为建设津沪电报线路做准备。1881年12月,全长3075华里的津沪电报线路全线竣工,开放营业,收发公私电报,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线路。但大清朝廷却一直不以为然。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这一震惊中外的喜讯,以电报形式,迅速传到了朝廷,带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很大惊喜。清廷终于实质性地认识到电报的重要性,开始在军机处建立电报档案。自此以后,高科技进入了紫禁城。

  接收电报自然要使用电码,清朝编制的密电码很简单,且多年来一成不变。

  这种电报密码,说起来有些叫人哭笑不得。对外无密可保,对内却层层设防。按制度规定,电报密码本很多地方大员都不得接触,遇到急事,手拿电报却不能解读,只好眼睁睁地坐失良机,贻误大事。

  据史载:大清北洋海军曾不幸于其“密电码”的小儿科。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一个重要具体原因,就是战前日本军方破译了清宫密电码。

  1894年6月22日,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致函清朝驻日公使汪风藻,商讨国事。次日,汪氏以密电码通信手段向国内总理衙门拍发了一份长篇电文,其中包括陆奥宗光给清朝驻日公使的函文。负责监听中方通讯的日本电信课长佐藤爱磨截获了这份电报,但发现使用中方通讯中的明码本无法译出这篇电文。

  根据情报了解到清廷电报加密的情况,于是这位电信课长分析了清政府给驻日公使的电文,通过电文对应的数码排列,发现了清廷密电码的编排规律。运用“暴力破解法”,佐藤在很短时间里,就破译了清廷使用的“密电码”。

  至此,清廷军事通信的密电码已经彻底失去了它的保密性。不幸的是,清廷对密电码泄密一事全然不知。因此,甲午战争期间,日方对清政府内部的虚实,陆军、海军的行踪及各方面的情况,全都了如指掌。

  至少在1887年,电报在中国使用还是有许多严格规定的。刘锡鸿用公款发私人电报,是违反了大清的外事纪律。实际上后来总理衙门核算,他在任一年只发过13个电报。除了体制方面的规定外,如果纯算经济账的话,那时发电报,也绝非寻常百姓所能负担。

  据记载,当时从天津发往通州的电报每个字银元一角,在当时相当于16斤大米或30个约合4斤鸡蛋的价钱,可见电报收费之昂贵。而从欧洲发往国内,其价格之高更可想而知。而且作为新生事物,当时电报虽然价格昂贵,服务却并不完全到位。电报局不负责译电,用户要拍发电报,必须自己按电码本将电文译为电码再交付发送,收到电报的用户也得自己翻译。所以,旧中国的各地电报局、各大书店都出售电码本,供用户译电时使用,结果培育出一个不小的市场呢!

  选自《中华遗产》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