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古代名人的时尚活动

  • A+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钓鱼看作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古代很多名人、学者都喜爱钓鱼,虽然他们垂钓的目的不相同,但培养高雅的情趣是完全一致的。

  

  古帝舜:钓鱼为生存

  

  我国第一个有名气的钓鱼人不是人们熟知的姜太公,而是古帝舜。舜号有虞氏。《孟子·离数篇》说:“舜生于诸(音平ping,今山东诸城),卒于鸣条(河南开封附近),东夷人也(舜居住地在东方)。”舜很有才干,被推为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大酋长有权祭天、巡狩。有一次,雷泽(今山东东阿、菏泽、梁山、寿光一带)的渔民争着开垦雷泽边上的土地,酿成氏族间的大械斗。舜知道了,就亲自排解。他沿着雷泽巡视,饿了就钓鱼充饥,很快平息了争地械斗。尧、舜、禹是部落联盟解体前最后的3个大酋长。那时生产还很落后,人们以狩猎、捕鱼为主要谋生手段。舜出巡时钓鱼是为了获得食物,这与后世的娱乐性垂钓是不相同的。

  

  周穆王:垂钓黄河畔

  

  驾八骏出巡的穆天子——周穆王姬满,是继舜之后第二个有名的钓鱼人。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在东征途中,常在水边垂钓。在西征时,有一次出巡到因氏国,他在黄河边上一边钓鱼,一边观看河边参天的古树木。周穆王时期(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4年),周天子是天下宗王,诸侯朝贡的玉帛、兽皮、珍玩和地方特产很多。富甲天下的周穆王在黄河之畔垂钓,已不是为了获得食物,而是消遣娱乐了。

  

  姜太公:愿者上钩

  

  人们熟知的姜太公是第三个有名气的钓鱼人。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吕是他的封姓,所以又叫他吕尚。姜太公钓鱼,历史上确有其事。《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盖常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音干,地名,即兹泉)……周西伯(即周文王)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姜太公钓鱼的轶事,古代诗人、画家曾作过很多诗文和艺术作品来反映,白居易在《渭上偶钓》诗中评论得最中肯:“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姜尚在渭水钓鱼,实际上是等待时机。自遇到周文王,他从此放下钓竿,辅佐文王和武帝,打败纣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功臣。

  

  范蠡:写成中国第一部养鱼著作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离开越王勾践后,驾一只小船到了洞庭湖中的钓洲,由于遇到大风浪,他就停舟靠岸,在钓洲钓鱼。钓到大鱼熟而食之,钓到小鱼则放生湖里。后人为了纪念范蠡,把它放生的鱼称为“范蠡鱼”。后来,范蠡隐居于无锡的太湖之滨。他曾提出“种竹养鱼千倍利”的主张,齐威王召见他,问道:公富足千方,家累仪金,用什么办法致富的呢?范蠡回答说:“治生之法有五,养鱼第一。”公元前475年,范蠡著成《养鱼经》,这是我国第一部养鱼著述。

  

  李白、杜甫:诗人兼钓鱼爱好者

  

  唐代杰出诗人李白、杜甫都是钓鱼爱好者,他们把对垂钓的感受融注于诗歌之中,使后人分享他们的快乐。李白在《行路难》中写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的佳句;杜甫在《江村》中写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淡淡数笔,生动地再现了唐代一个小渔村的生活图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酷爱钓鱼,他在《江雪》一诗中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文人垂钓:写诗钓鱼两不误

  

  唐代诗人张志和是人所共知的钓鱼高手。他隐居垂钓江湖,写过《渔歌子》五酋,其中一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首是最为吟诵上口的。明刻本《诗余划谱》刊了一幅《渔父》描绘了张志和烟波垂钓的意境。

  唐代诗人司空曙在《江村即事》诗中写道:“钓纶自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诗人描述了在幽寂道美的自然景色中垂钓的高雅情趣。

  宋代哲学家邵雍幼居河南辉县,非常熟悉农村的生活。他在《渔樵问答》一书中,对竿钓渔具曾作了详细的讲述:“钓者六物:竿也,线也,浮也,筐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他所说的六物,至今仍是竿钓的基本钓具。

  宋代宫廷里盛行钓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曾在诗中写道:“珠蕊受风天下暖,锦鳞吹浪日边明。”可见当时游钓的盛况。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也爱钓鱼,他在诗中写道:“湖上移鱼子,初生人不畏。自从识钓饵,欲见更无烟。”可见他悠然自得的垂钓情趣。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回到故乡绍兴鉴湖边,“闲时钓秋水”,他在《鹊桥仙》词中写道“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雌。……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他迷于垂钓,到了想当渔夫的地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居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在《道情》里盛颂钓翁的闲逸生活:“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充满了诗情画意。

  从上述大量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从古至今,人们在垂钓活动中领略自然风光,培养高尚的情趣,是大益之所在。唐代诗人岑参的《渔父》诗说得好:“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清。”渔父泛舟于清波间,他钓的是清心寡欲,心境像水一样恬静的高尚情趣,而不是鱼!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