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中印之战:刘伯承出奇制胜

  • A+

1962年,印度军队不安本分蚕食中国领土,我军被迫自卫。中国自卫反击战伊始,外国军事权威纷纷预测:中印两军定会不顾一切争夺战场的制高点。然而,刘伯承一反常态,选择“乱战”制敌……

  

  印度军队不断蚕食中国领土

  1962年10月,面对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线上对中国领土的不断蚕食,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战争结束后,中外许多权威军事家在总结这场战争的特点时,不约而同地用一个“乱”字进行了概括,对解放军的战法有些摸不着头脑。殊不知,这场看似毫无头绪的“乱战”,其实正是著名的军事家、威名赫赫的刘伯承元帅在用兵布阵上使出的一个出其不意的大手笔。

  自卫反击战伊始,外国一些著名的军事权威纷纷推测:根据战争的一般规律,中印两军肯定会竭尽全力争夺战场上的制高点。印军在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全力支持下,以最快的速度,在这场战争的主战场──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世纪末英国殖民主义者单方面划定的所谓“中印边界线”)上的雪山营地中,居高临下地设立了前线最高指挥部,由印军中以疯狂反华著称的“少壮派”军官考尔中将担任印军前线最高指挥官。这个“高高在上”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印军前线大本营,距我国西藏的达旺地区只有咫尺之遥,占尽了地利优势。

  反观中国军队,则是由山下向山上进军,行进非常困难,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战斗尚未开始,艰险的路途就给中国军队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在险峻的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超过3500米的地方就会终年积雪,而中国军队的作战区域,海拔全在5000米以上,为了更好地在山地行军,中国军队不得不尽可能少地携带辎重,轻装前进。为了防止印军偷袭,解放军先头部队派出尖兵常常要拉成几里路的长蛇阵,从尖兵连、尖兵排、尖兵班到尖兵组,都隔着相当一段距离,就连尖兵组的几个人,也要分开行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用铁锹砸开冰雪,刨出一个脚窝,往前挪动一只脚,再刨第二个脚窝。动作还不能太用力,稍不留神,震裂了冰层,转瞬间就会发生雪崩,行进在雪山上的人根本来不及避闪,造成我军部队数十人一次葬身雪崩的事时有发生,这种非战斗减员,严重制约着我军的行动,即使少数部队登上了制高点,冻伤,雪盲的人也很多,严重影响战斗力的发挥。

  

  刘伯承攻打印军大后方

  在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军委作战会议上,周恩来见大家都沉默不语,就点了刘伯承的“将”:我看还是请刘老总发表意见吧,你是常胜将军嘛!刘伯承说,青藏高原我没去过,不过根据经验,有水必有路。兵无常势,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沿着水流的方向行进,或许还是一支奇兵呢。毛泽东当即拍板决定,前线我军正面仍由小股部队佯攻,继续迷惑敌人,为慎重起见,先派一个师寻水探路,隐蔽接敌。若一切顺利,再由主力部队跟进。

  这个师选择了中国、印度、锡金三国交界的东线亚东,那里尚未交火,不大引人注意,但印度已有兵力驻守。我军派出先遣团在前面开路,出发时官兵们的高原反应十分强烈;迈不开步、喘不上气,体弱的战士,往往要拉着马尾巴才能前进。但越往前走,情况越好,大家逐渐适应了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冰雪没有了,脚步变轻快了,呼吸也顺畅了,最后,指战员们把皮大衣也脱了,棉衣也穿不住了。这时,周围的景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战员们身边出现了茂密的原始热带森林,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原来他们已经从寒带径直走进了热带!派出去担任尖兵的侦察员这时回来报告:我军已成功地绕到了印军后面。

  部署在“麦克马洪线”前沿阵地上准备与我军一决高低的印军,根本没料到自己身后会如神兵天降般地出现中国军队,顿时乱了阵脚,一触即溃。我军势如破竹,抓俘虏抓得手疼。有个新战士发现树林里似乎有人,就用才学会的半生不熟的印度语喊了一声“缴枪不杀!”马上从树林里钻出了黑压压一大群印军,高举双手缴械投降,细一清点,竟有百十余人。

  由于战事进展太快,敌我双方都没有预料到,因此战场上一度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印军后院起火,被打得晕头转向,乱成了一锅粥。兵败如山倒的印军争相逃命,所有的建制都被打乱了。就连最高指挥官考尔中将也因和前沿断了联系,还和美国军事顾问同乘了一架直升机,晕头晕脑地到亚东一线来“视察”,刚下飞机就遭遇了我军,差点儿当了俘虏。幸亏他们跑得快,拼死爬上一辆牛车仓皇逃走,把自己的座机“送”给我军当了战利品。我军先头部队孤军深入,在后续部队尚未赶到的情况下,为抓住战机,扩大战果,对印军实施分割包围,也导致了战斗序列的散乱。但同样是“乱”,我军是“形”乱而“神”不乱,虽各自为战,但士气高昂。如我军一名下士在与部队失散的情况下,又先后与兄弟部队两名同样与原部队失去联系的、彼此互不相识的战士组成了一个临时战斗小组,重新投入战斗,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而那些溃逃的印军,则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失去了有效的指挥,成了一群乱跑乱撞的乌合之众。

  

  大军直逼印度首都新德里

  东线的突袭成功,使中线、西线的参战部队受到巨大鼓舞,我军在中线立即展开全线反击。在达旺—德让宗一线,我军迅猛出击,初战就一举击溃北上增援之敌,并生擒印军中将旅长达尔维。西线部队很快收复西藏阿里地区,并一鼓作气推进到传统习惯线。我三路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向印军,冲下喜马拉雅山,冲向印度大平原。仅仅10多天时间,我军先锋部队便推进到距新德里只有300多公里的地方。印度首都一片惊恐不安的情景:达官贵人争先恐后地逃命,老百姓则人心惶惶,大街小巷谣言四起,一切都混乱不堪。

  

  一席话赢得了一场战争

  就在印度举国慌乱的时候,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了撤兵的决定。我军返回到传统习惯线(即实际控制线),并主动后撤20公里,与印军脱离了接触、中国政府此举,是人道主义和奉行和平共处原则的典范。这一仗,我军有力地教训了侵略者,确保了我国西南边疆近半个世纪的安全。外国军事家评论说,中国军队进退自如,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国军队的辉煌战果,是刘伯承元帅的“乱战”之策结出的丰硕成果,一席话赢得了一场战争。

  选自《文史博览》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