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炸弹出世记

  • A+

1961年10月30日,前苏联北方新地岛核试验场上空,随着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一个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历史上威力最强大的核爆炸。

  这颗“弹王”当量为5000万吨,是1945年美国投向广岛原子弹的3000多倍。前新地岛核靶场主任、退役中将库德里亚夫回忆说:“我们几乎没有料到,爆炸的闪光如此明亮。虽然爆心远距我们250公里,但闪光仍使人们的眼睛无法忍受。很快,我们感受到了热度,就好像有人在身边打开一座正熊熊燃烧的火炉的炉门。火球翻滚着迅速上升、扩大,火球中心的闪光持续了数秒钟之久。几分钟后传来了地震波,我们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颤抖。接着是冲击波,狂风势如万马奔腾,呼啸着卷过大地……

  1945年6月16日,美国在洛斯·阿拉莫斯秘密地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消息被迅速通知了正在波茨坦参加三大首脑谈判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而参加谈判的斯大林早在杜鲁门之前就已从情报机关获知了这一消息。他亲自下令尽快搞出原子弹。

  8月6日和8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美国成了这一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唯一拥有者。为坚定这种观点,华盛顿召集了有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参加的核专家代表会议。与会人士认为,按粗略计算,俄国人造出原子弹至少需5年,多则需20年,一般可能为10年。不料时隔4年,1949年8月,美国的一架侦察机B-29却带回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坏消息:机上敏感的仪器记录下大气中有放射性粒子。美国专家们研究后认为:俄国人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并将其命名为“约-1号”(为对斯大林表示尊敬)。

  杜鲁门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他问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当时,美国已进行了8次核试验,因此智囊团回答得很干脆:“赢得这场竞赛,继续迫使世界接受我们的条件。”

  1950年1月,杜鲁门下令加紧研制所有种类的原子武器,包括制造“超级炸弹”──氢弹。1952年11月1日,美国爆炸了第一个热核地面装置,而几个月后的1953年夏季,在苏联核物理学家萨哈罗夫、泽利多维奇、特鲁特涅夫等人的努力下,苏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热核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到制造出氢弹,美国用了7年,而苏联用了4年。其中不同的是,苏联爆炸了一颗当量为40吨的真正的氢弹,而美国爆炸的只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热核装置。苏联完成氢弹试验之后,继续快马加鞭,在1953年秋和1954年接连进行了几次核试验。1955年11月22日,苏联在谢米帕拉克京靶场上空首次用飞机投下一枚百万吨级氢弹。

  苏联的行动对于美国的核计划无疑如火上浇油。作为回击,美国计划在1954年上半年爆炸一颗苏联做梦也想不到的超级氢弹。

  1954年2月28日凌晨,日本一艘拖网渔船“福龙丸”上的渔民,被一个突然在西方升起的“小太阳”所震惊。几分钟后,当这个巨大的发出刺眼火焰的火球照亮沉睡的海空时,船上听到了沉雷般的爆炸声。声音来自几百海里外的西方。“福龙丸”偶然成了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荒漠上爆炸的当时威力最大的氢弹的第一个目击者。只是由于距离相当远,船员们才没有遭受光辐射和冲击波的直接伤害。

  这颗名字叫“麦克”的超级氢弹,据专家们推测,当量为1500万吨,它爆炸时在岛上炸出一个深50米、直径达1.5公里的巨坑。

  核试验竞赛加快了速度。美国着手加大原子弹的当量和试验次数,苏联则建起了第二个核试验场——新地岛核靶场。仅在1958年一年新地岛核试验场就进行了26次强大的空中核爆炸。而美国这一年进行了80次核试验。至1958年底,美国总共进行了196次核试验,苏联为72次。苏联的落后不仅反映在核试验次数上,而且表现在总当量上。苏联决心夺回核试验领先地位。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即将开幕。赫鲁晓夫亲自向核部门领导人下达任务——在代表大会期间爆炸一颗苏联超级原子弹,作为向党代会的献礼。10月23日,新地岛核试验场爆炸了一颗当量3000万吨的核弹,爆炸效果超出预想。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10月30日,苏联战略火箭军总司令莫斯卡连科等亲临新地岛核靶场,主持一次创纪录的核试验。8时30分,一架苏制远程轰炸机图-95升上12000米的高空,将携带的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超级炸弹——一枚当量为5000万吨的原子弹投向新地岛核靶场。巨大的降落伞吊着“弹王”徐徐降落,在3500米的空中发生爆炸。整个地球都震动了。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当然包括美国,都记录了这次超级核爆炸。西方把这次爆炸的原子弹称作“赫鲁晓夫炸弹”,认为带有政治恫吓色彩。不过,美国人心中明白,苏联在核竞赛上已超过他们。

  选自《军事文摘》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