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家的“信息交流中心”

  • A+

孩子是“活玩具”

  

  从1952年邓小平到北京工作起,邓家就是一个大家庭。除了自己家的5个孩子外,邓小平和卓琳还把邓小平两个妹妹的孩子、卓琳姐姐的孩子、老战友的孩子接到家中抚养。邓林说:“毛毛、飞飞长大了,就再去‘抓一个小不点的娃娃来,亲戚家的孩子一个挨一个地接到我们家来抚养,长大了,再换一个。爸爸说是‘活玩具!’我们全家都爱。”

  邓榕说:“我们这个家,很少有个安静的时候,吵吵嚷嚷,热热闹闹的,父亲这样一个严肃严谨的人,怎么会带出这样性格与他截然不同的一家人来啊。其实,这样一个‘没教养’的家庭气氛的形成,责任还是在父母。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纵容’。都说父亲为人严厉吧,连他的老部下都‘怕’他,可跟我们这些孩子在一起,他就没辙了。从在江西时期开始,我们都亲昵地叫父亲‘老爷子’。我们说:‘老爷子,看,我们多热闹,跟我们一起聊聊天嘛。’他说:‘哪有那么多说的。’不过,闹归闹,对于父亲,我们其实是敬重有加的,在他认真的时候,我们都会百分之百地绝对服从,没有一个人敢‘刺儿’的。”

  邓楠说:“父亲是一个说话很少的人,他平常也不太跟我们聊天的。在家里说话的时候,我们说九句话,大概他能说一句话。但是我们可以随便说,我们这个家比较民主,什么话都可以说,不是那种死死板板的家庭,就是说比较开放。父亲他不会跟我们说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随便说。平常人们的反映呀,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或者情况,我们都随便说,他只是听。从我们这里他应该也可以了解一些信息。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从来不是说教式的,他都是言传身教。他不会去给你讲道理,说你应该怎么样,他从来不这样。除非我们说的话太出格了,然后他最多就说一句:‘胡说八道!’算是把我们骂了。”

  

  饭桌上的民主讨论

  

  邓小平曾经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在家里,他也是如此。他在家里说话不多,不当裁判,不断是非。孩子们吵架,他说:“到外边吵去。”他认为,“早晚都会过去。”在孩子们的眼中,父亲既随和亲切,又有威严。

  邓小平吃饭时喜欢热闹。饭桌上少了几个人,他都会说:“哎呀!今天怎么这么冷冷清清呢!”看不见哪个孙子,他就会问:“到哪里去啦?”邓林说:“我们是个大家庭,十几口人,还不算亲戚,每天晚饭可热闹了,饭桌是我们全家聚会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我们家的‘信息交流中心’。十几个人,每人关心一摊事,从国家大事,到马路新闻,大家七嘴八舌,海阔天空,热闹非凡。讲文学,爸爸主张背。我们在饭桌上背《岳阳楼记》,背《木兰辞》,背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大家抢着背,看谁背得多,大人、孩子一起争,你说这句,我说那句,气氛非常感染人。讲历史,孩子们便讨论孔明如何,曹操如何。讲文化,我们也谈谈歌剧、芭蕾舞、交响乐,说说哪个画家,哪个流派、风格……文化的题目、历史的人物、事件,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分析,或褒或贬,纷纷攘攘……宽阔的视野,民主的气氛──这一切,成为我们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对孙子辈整体的思维、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是对我们子女这一辈也是受益终生。我们都很珍惜这种团聚的时刻,我们都爱我们的家庭饭桌。爸爸在饭桌上很少发言,但是这种轻松、活泼、融洽的气氛他喜欢。”

  

  邓小平唯一的“特权”

  

  在家人眼里,邓小平是一位好爸爸、好爷爷、好丈夫、好儿子,是一位生活在他们中间,有血有肉、感情深挚、充满旺盛生命力的人。

  邓朴方说:“他沉默,这大家都知道,不怎么说话,耳朵有点聋,好像别人说话他也没什么反应。但是他表达感情的方式,特别细腻,不是那种很夸张的,动作很大的。我这次翻画册,又看到老爷子嗑瓜子的照片,多生动啊,一盘瓜子两杯黄酒。桌上那桌菜是大家共同吃的,这一盘瓜子,那就是他的财产,给这个点儿,给那个点儿,经常还给我一点儿:‘胖子,你拿几个瓜子。’我们对面坐着,嗑几颗瓜子,他有时候一两句话,有时候就看你一眼。别看他不说,但是心里什么都有数。”

  邓榕说:“饭后给他削一盘水果,他吃两口,然后就往这边一推,说大家吃。给孙子、孙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那就是他可支配的资源。你如果特高兴地吃了,他就感觉很满足,美滋滋的。”

  外出时,邓小平会尽量带上全家人,他说“我就这么点特殊”。有时,他有意识把一些外出活动留在寒暑假,以便带上家人,带上孩子们,让他们多见见世面。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期间,当地负责人要单独宴请他,他则坚持要同家人一起吃饭。

  选自《党建》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