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毒的宽容

  • A+


  清末民初,泰州城东有座越河桥,桥北有户姓郑的人家。当家的早年因病去世,只留下寡母携幼子郑寰苦渡生涯。

  郑寰的母亲长年为别人缝补浆洗,收入微薄。她时刻不忘丈夫临终让其好生领带儿子的嘱托,起早摸黑地干活,不让儿子吃半点苦,受半点累,还尽量让儿子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即使儿子做错了什么事,她也不忍高声指责。久而久之,小郑寰便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俗话说,无事生非。郑寰因每日里无事可做,就常常在外滋事惹祸,搅得邻里不得安宁。有人登门告状,做娘的只有向人家赔礼道歉,但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从不细究。这一来,使得郑寰越发放荡不羁。

  有一年夏天,天刚擦黑儿,泰州有名的讼师陈松途经越河桥,被隐在暗处的郑寰觑见。郑寰平素常在此对行人搞恶作剧,今见有人一步三摇从桥上经过,捡了颗石子猛击过去。这一石不偏不倚,正中陈松前额,立时就鼓起一个血包。陈松疼痛钻心,满头冒火,正欲发作,却听桥下暗处传来童稚的嬉笑声,便强忍怒火,用手向暗处招了招说:"小相公,快过来,你在哪儿练得这样的准头?"

  郑寰见对方不仅不恼,还一个劲地夸赞自己,就大大咧咧地向陈松走了过去。到了近前,郑寰不解地问:"老头,我砸了你,你为何不气不恼?"陈松和蔼地说:"你这个小毛孩子,晚上相隔这么远的距离竟能击中我的头,说明你功夫不浅呀,有大丈夫气魄,将来一定前途无量。"说罢,还疼爱地抚摸郑寰的小脑袋,并让他领自己到其家中坐坐。

  郑寰对这个大度的老头满心欢喜,一蹦三跳将陈松领进家门。陈松当着郑母又将郑寰夸耀了一番,接着又提出要认郑寰做义子,以便将来悉心培养。郑母见这位大名鼎鼎的讼师不仅不责备她养子不教,还如此赏识她的儿子,真是因祸得福,受宠若惊,当下便心安理得地应允了。陈松随即从袋中摸出一块银元,权当认子的面仪。临行还答应以后会常来看望。


  从那以后,陈松果然不负前言,隔几日便到郑寰家问长问短,送一些糕点布料之类的东西。郑母以为自家交了好运,遇上了这位大好人。她满心欢喜自不必说,对儿子越发放任自流了。

  小郑寰随着年岁的增长,也逐步掂量出他这个靠山干爹的分量。陈松是泰州出了名的讼棍,学问大,恶点子多,一支笔能让黑白颠倒,神鬼皆惊。受谁钱财,替谁消灾,存心帮谁,谁的官司必赢。整个泰州城里里外外的商贾大户,无不对他点头哈腰。郑寰起初不懂世故人情,后来慢慢懂得,不能常让干爹给自家赠送东西,应该靠自己的本事,搞些礼物孝敬干爹。可郑寰无职无业,惟有歪道上的无本生意干起来容易。他心中有数,即使出了岔子,有他干爹这座靠山挡着呢。

  郑寰起初靠小偷小摸,屡屡得手后,又干起打家劫舍、拦路抢财的勾当。他每次得手,总要将"战利品"送点给干爹。陈松从不追究送他的财物的来源,只是一个劲地夸奖义子有长进,有出息。郑寰作案偶尔亦有失足之时,被人告到官府,结果全由陈松为之化险解灾。于是乎,郑寰更加肆无忌惮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郑寰长到了18岁。一日,他在山道口遇上一位丝绸商人,见其钱袋沉重,便杀人抢钱而逃。不想出了山道口,被几名武侠撞见,将其擒拿押解回衙门。因此案属谋财害命,赃证俱全,亦系累犯,民愤极大,官府按律定为斩决。

  郑寰寄一线希望于干爹,但陈松这次没有帮他的忙。

  行刑这天,押往刑场的郑寰东张西望,渴望着干爹能给他送来一点酒菜,让自己充当个饱死鬼。他在人群中捕捉着干爹的影子。就在他即将失望之时,忽然眼前一亮,干爹从人群中走了过来。陈松今天一脸阴气,两手空空,什么也没给他带来。郑寰正疑惑,见陈松探手从衣袋里取出一物,送到郑寰面前说:"你可记得此物?"郑寰一看,见是一颗小石块,一时有些懵懂不解。陈松冷笑一声说道:"6年前的一天傍晚,在城东越河桥头发生的事,你难道忘了不成?"霎时,郑寰脑海里闪电般浮现出那晚发生在越河桥头的一幕,所不同的是,当时的陈松并非阴沉着脸,亦非横眉冷对,而是含笑与夸赞,是和气、大度与宽容。

  郑寰霎时明白了一切,后背倏地升起一股寒气,直逼脏腑。他长嚎一声,喷出一口鲜血,竟未斩而亡。

  选自《新聊斋》2001年第6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