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份扭转解放战争命运的“AAA电报”

  • A+

人们常说,决定解放战争胜负的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殊不知,真正决定解放战争命运的关键之仗还是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军事专家解密的一份延安“AAA电报”,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1947年7月29日,在鲁西南重镇菏泽城北一栋简陋民房内,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正在散步。他们刚刚指挥完著名的鲁西南战役,难得这么轻松一下。

  “报告首长,紧急电报!”参谋人员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交给刘伯承。刘伯承先粗略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凝重起来。邓小平从刘伯承的神色中已看出这份电报绝对不寻常。他连忙接过了电报。果然,这份电报是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上面标着的AAA字样十分醒目。邓小平明白,3个A字是当时中央约定的表示最紧急、最秘密的电报等级,此电为何一连写3个A呢?

  

  揭开战略攻序幕后的战略调整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正在刘邓大军鏖战鲁西南捷报连连的时候,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刘邓大车只有迅速直插大别山地区,直逼南京、武汉,才能完全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

  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这个时候,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而且伤亡较重,亟需休整补充。

  7月28日,刘邓给中共中央军委回了电,如实地陈述了部队目前存在的困难,希望能在内线继续作战一个时期,等时机更为有利时再向大别山挺进。他们原以为中央会批准他们的计划,没想到次日也就是7月29日,毛泽东就亲自起草了这份标有3个A字的加急绝密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

  3个A字深深地印在了刘伯承、邓小平的脑海中,他们也深深地感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对他们寄予的重托。

  刘伯承、邓小平看完电报,立即烧掉。两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后,马上复电中央——完全服从中央的决定,半个月后行动。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得失,这正是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革命家一生的真实写照。

  

  AAA电报和千里跃进

  

  实际上根本不到半月,收到AAA级电报后的第9天,也就是8月7日的黄昏,刘邓大军的12万人马就在数十里宽的地面上,悄悄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注定是一着险棋。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个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驰,真可谓困难重重。

  摆在刘邓大军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号称“死亡区”的黄泛区。原二野司令部军政处处长杨国宇将军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没有到过黄泛区的人是很难想像这里的情景的。这里虽然已成了一片死水,但还是一片汪洋,除了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民房屋脊和偶尔从空中掠过的几只野鸭之外,再也看不见什么别的东西。即使是无水的地方也尽是稀烂胶泥,前脚起,后脚陷。”

  几天以后,等刘邓大军越过黄泛区、渡过沙河、继而向汝河进军时,蒋介石才如梦方醒,惊出一身冷汗,立即调集大军南阻北追,并气恼地撤了参谋长陈诚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参谋总长,飞到前线督战。

  为了把刘邓大军阻击在汝河以北,蒋介石急着调来整编85师经过平汉路南下,驻守在汝河南岸,全力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所有渡船。

  8月24日晚,刘伯承、邓小平率指挥部到达汝河北岸。前面敌人的火力阻击很猛,后面追兵只有15公里。面对这种情况,刘伯承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开一条血路!”邓小平更是要求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他们命令部队从即时起,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飞机大炮、枪林弹雨,片刻不停,强渡汝河。前线指挥员则命令所有的步枪都安上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盖,看到敌人就打,打完就往前插,并要求先头部队过后,沿途不留一个敌据点和一个敌人。这样,到第二天下午,刘邓大军共有4万多人渡过了汝河。

  至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还面临最后一道险关——淮河。8月的淮河正值雨季,水情变化无常。刘邓大军缺少渡船,被阻挡在北岸。此时,敌人追兵的先头部队已经和刘邓的后卫部队接上了火,离淮河渡口仅仅15公里远,形势再次变得紧急起来。刘伯承借着马灯的光亮,手拿竹竿,亲自探测水深。刘邓大军刚刚冒险趟过淮河,追兵就赶到了淮河北岸。不料,此时河水突然暴涨,数十万的国民党军队只得望河兴叹。邓小平后来兴奋地说:“过淮河,刘伯承去探河,水深在脖子下,刚刚可以过人。这就是机会呀!我们刚过完,水就涨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运气好呀。以前,从来不知道淮河能够徒步过去,就这么探出条道路来了,真是天助我也!好多故事都是神奇得很。”

  8月27日,刘邓大军经过20日千里挺进,终于走到了大别山。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邓小平则用他特有的语气说:“这个跃进的意义可不要小看了。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500公里,从长江再跃进500公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剩下不到500公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

  

  根本转变战略格局的重大创举

  

  8月27日,也就是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的当天,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义向各部队发出指示:“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11月,蒋介石在南京主持召开大别山作战检讨会,设立华中“剿总”,并兴师动众地把海军调入长江,以防范刘邓大军渡江作战,随即,开始对大别山进行全面“围剿”。在这里,刘邓大军度过了抗战胜利后最艰苦的一段岁月。冬天来了,刘邓大军在风雪荒野的大别山没有后方,缺衣少粮。战士们既要同“围剿”的敌人作战,又要自己设法解决饥寒。很多年后,当有人问起这段经历时,邓小平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行动,这是毛主席定下的。二野挑的是重担,种种艰难我们都克服了,完成了任务,还是那句老话,叫做合格。”

  后来,史书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可以说,毛泽东亲自拟写的那份标有3个A字的电报加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亡,加快了新中国的诞生进程。

  

  选自《科学奥秘周刊》2006.9.22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