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战雅克萨俄军战史记

  • A+

为了遏制俄国的侵略势头,康熙帝决定出兵北伐,摧毁雅克萨这一俄国侵略据点。在平定了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后,清军对东北边防进行了数年的认真准备,1683年9月,清廷任命熟悉边情的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调集军队,就近指挥。又在今天的爱珲建起黑龙江城,作为前进基地。清廷调集大批粮食储备在黑龙江城,数量足够3000兵士食用6年;同时为了水陆并进,建立了黑龙江水师,建造了500余艘战船和运输船。

  清朝在黑龙江原有军队仅千余人,备战中,又调用了京营八旗和山西、河南、山东三省的汉军绿营各数百人,并从内蒙古各盟旗抽调了500人。康熙帝得悉俄军的火枪较多,还特地下令从福建抽调了500藤牌兵,由前郑氏的将领建义侯林兴珠率领,投入北伐雅克萨的战争。

  1685年5月30日,清军誓师出征。都统彭春率3000大军水陆并进,6月21日,大清的黄龙旗已经飘扬在雅克萨城外。

  

  大炮轰城

  

  俄军发现清军到来后相当恐慌,误以为到来的是一支包括步兵和骑兵的“一万五千大军”,因此俄军头目“阿尔巴津督军”托尔布津立即下令放火烧毁城外民房,并带领所有人退入了雅克萨城堡固守,同时向尼布楚派出求救信使。

  6月25日早晨,40余名哥萨克乘筏顺江前来增援雅克萨,清军于江面截击。建义侯林兴珠率福建藤牌兵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把藤牌顶过头顶,持刀前进,俄军惊所未见,火枪威力亦无法发挥。藤牌兵跃上竹筏接战,杀死30余名俄军,余众溃散而逃,清军无一损失。雅克萨的俄军失去了外援,只能坐困孤城。

  此时,雅克萨城堡内的俄国哥萨克总计450人,加上他们的妻室儿女也不过800余人。俄军仅拥有3门大炮和4发炮弹,但火枪多达300支。当时清俄双方都装备有前装滑膛火绳枪。清军使用的鸟枪用铁制成,枪长2.01米,铅弹丸重1钱,装填火药3钱。射程约100米,射速为每分钟1-2发。由于鸟枪的后坐力很大,在木托下安有叉脚。火枪龙头上夹有一根火绳,使用时先点燃火绳,然后抠动扳机,使火绳下落,接触火门烘药,引爆膛内火药,以发生巨大动力,推促弹丸飞出枪口。俄军的火绳枪性能与清军鸟枪大抵相当,但俄军以蛾眉战斧作为火绳枪兵的叉杖,这样在近战时可以使用战斧进行肉搏,而清军的鸟枪手则需要和长枪兵混合使用以防敌方近身。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虽拥有3000大军,却只有100支火枪,因此在轻型火器上并不占优势。托尔布津意图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清军进攻时用火枪大量杀伤清军,坚守雅克萨城堡等待清军后勤不济自动退兵。

  但是,清军远非被俄国征服的那些只使用弓箭的西伯利亚土著民族可比。6月26日黎明,猛烈的炮声划破了沉寂,雅克萨顿时陷入一片火海。清军用8门大型攻城炮——“神威无敌大将军”从东、西、北三面轰击木制的雅克萨城堡。此炮是清朝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铸造的,重达2000斤,铁制炮弹重达6斤,火药装药3斤。“神威无敌大将军”炸死俄军百余人,猛烈的炮火甚至令俄军以为,在清军中操作这种“欧洲造大炮”的,是一些换上了中国服装的“欧洲雇佣兵”。

  经过3天猛攻,到6月28日,雅克萨城堡外围的塔楼和城墙已被完全摧毁,城中粮仓也被清军火箭烧毁。清军开始在雅克萨城堡下堆积柴草,准备一举焚城。而此时俄军的火药已经耗尽,只能使用石头顽抗,再不停战只能坐以待毙。6月29日,俄军头目托尔布津被迫出城乞降,保证“不再来犯”。因此,清军主帅彭春允许残余的俄军携带个人财物离开雅克萨,并提供了必需的马匹和食物将他们送至额尔古纳河口。随后,清军在焚毁雅克萨城堡后也班师回到黑龙江城。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就此结束。

  

  卷土重来

  

  1685年7月10日,托尔布津率俄军残部狼狈回到了尼布楚。但在得知清军已经撤回黑龙江城的消息后,居然枉顾诺言再次率兵入侵黑龙江流域。于8月27日重新占领了雅克萨,这距第一次雅克萨战争结束还不足两个月。

  17世纪80年代的俄国,虽拥有16万人的强大正规军,但是主力都部署在欧洲。在乌拉尔山以东的整个西伯利亚,俄国只有大约5000名的军役人员,特别是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广大地区,俄军不足2000人,装备有21门炮和485支火绳枪。因此托尔布津二次侵占雅克萨时,也只带领了671名俄军,为弥补兵力上的劣势,俄军用时半年,在原址上建立了一座更加坚固的雅克萨城堡。

  俄军重建雅克萨城堡时,汲取了原来木制城堡防御力低下的教训,用黏土和草皮土在城堡外建立了一道底宽8米,高达6米的城墙,在城墙上还设有炮台,城内则建起了火药库、粮仓和官署。俄军在雅克萨附近还播种了五谷,以图长期据守。

  

  长围久困

  

  得知俄军再次占领雅克萨,康熙帝决定二次出兵。1686年7月18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带领2100名清军水陆并进,进抵雅克萨,在离城5里处派信使进入雅克萨要求俄军主动撤退。这时在雅克萨的俄军有826人,12门火炮和数百支火枪,粮食火药也十分充裕,因此托尔布津倚仗着城坚粮足,拒绝投降。同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时一样,托尔布津下令坚壁清野,在焚毁了城外房屋后,龟缩于雅克萨城中。

  7月20日,清军在雅克萨城南北,筑高台架大炮,并于四周挖掘堑壕,经过3天的构筑,已完全包围雅克萨。7月24日夜,清军开始攻城:副都统郎坦率兵从城北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向城内轰击;副都统班达尔沙则率步、骑兵从城南攻击,但因为清军只有50支火枪且缺少攻城器械,因此无法攻下俄军的坚固堡垒。而俄军为确保城外黑龙江的水源地以及抢夺清军设在城北高台上的大炮,曾接连5次派兵出城反击,但均被清军击退,至8月26日后,也无力再出城交战。托尔布津在围城之初时登上塔楼侦察,被清军炮弹击中,右腿齐膝被炸断,4天后毙命。

  雅克萨地区天气寒冷。清军出兵的7月份是全年最热的月份,以今天的气象学的标准而言也不过称得上是“暖和”;而到了9月初,雅克萨地区就会霜冻,紧接着便是长达8个月的严冬,温度会降到零下45摄氏度,从西伯利亚而来的哥萨克常年生活在类似的气候下,比北上的清军更适应即将到来的严冬。由于战事陷入僵局,清军将战术改为长围久困,开始修筑大量工事。清军在原先挖掘的堑壕基础上,又高筑土垒,分兵防守,“神威无敌大将军”日夜不停地轰击俄军;虽然此时俄军已无力出城,但清军仍在堑壕前设置了鹿角和木桩。在雅克萨城西面的黑龙江的东西两岸,都驻有清军水师,既防止俄军从水路突围,也能阻止俄军的援兵。

  

  罢兵言和

  至1686年末,雅克萨城内的俄军已历经了几个月的炮击和围困。由于要躲避清军炮火,俄军只得住在地穴中,阴暗潮湿的地穴加之食物短缺,使得俄军中开始流行致命的坏血病,城堡里原有的826名俄军只剩下了150人,而这些人也大都是伤员或者败血病患者,能值勤的不足50人。尽管清军在严冬并没有攻城,但雅克萨城内的困军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

  就在雅克萨指日可下之时,清廷再次向俄国政府建议和平解决争端。当时的俄国加入了由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的反土耳其同盟,第二次俄土战争一触即发。俄国正无力两线作战,乐意接受清政府的建议,并要求雅克萨城外的清军停战。

  1687年初,康熙帝派出的使者到达雅克萨前线,清军遵令立即停战。但此时黑龙江已经封冻,清军的水师木船无法开动,因此无法立即撤军。但清军允许雅克萨城内的残余俄军自由出入,并慷慨地提供了雅克萨城里急需的粮食。1687年5月16日,黑龙江已经解冻,清军开始从雅克萨撤军,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实际上宣告结束,中俄双方开始了签订《尼布楚条约》前漫长的边界谈判。

  回顾两次雅克萨之战,俄军凭借火枪和堡垒,抗衡人数占优但主要使用冷兵器的清军,而清军所使用的火炮威力则部分抵消了俄军的上述优势。令人遗憾的是,清朝此后又走上了注重骑射的老路,和世界武器发展的主流越走越远。是役,俄国的致命劣势在于——雅克萨和17世纪末俄国的统治核心相距遥远,这使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俄军都是孤军作战;另一方面,当时的清朝正处鼎盛时期,有能力为东北边疆的战争提供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因此,清、俄的第一次大规模较量以俄国失败宣告结束,但经过150年后,俄国势力已经在贝加尔湖以东站稳脚跟,而是时的清朝却愈加衰弱,双方再次较量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选自《世界军事》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