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须刺字为兵

  • A+

宋朝名将狄青是行伍出身,经过十余年的征战,狄青做了马军副都指挥使这样的高官,地位十分显贵。《宋史·狄青传》中说,他这时“面涅犹存”,宋仁宗常常下敕,要他敷药除字,狄青指着自己的脸对仁宗说:“陛下,我之所以能有今日,全跟脸上这个东西有关,我愿意留着它,用来激励将 士⋯⋯”

  

  刺字防逃兵

  

  所谓“面涅”,是从五代到宋代军队中一种对待士兵的特殊做法,也就是在士兵脸上刺字涂墨,以表明士兵的身份。“涅”的本义是一种黑色染料,后引申为以墨涂物。这本是一种残酷的刑罚,从五代以后,却被施用到了军队当中。后梁朱温时期,由于军中实行所谓“拔队斩”,即将校有战殁者,所部兵众逃回的悉予斩首,所以,士兵失主将的,就只有逃亡。加之战乱连年,士兵厌战情绪很强,军队中逃亡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为防士兵逃亡,朱温下令在士兵脸上刺字,称作“文面健儿”。当然,刺字不一定都刺在脸上,还可以刺在手臂或手背等处,所刺一般以文字为主,也有刺以图案的。在士兵脸上等部位刺涅以后,使之有了特殊的记号,表明他的特殊身份,倘若他逃跑,各地官府易于发现缉捕。后梁规定,凡逃跑的士兵在地方上被抓获,可被处以极刑。

  北宋继承了五代军阀给士兵“文面”的做法,也称“面”或“黥面”,宋代虽然实行募兵制,是一种职业兵,又实行所谓“养兵政策”,即改变了唐代府兵制的义务性质,当兵者有粮饷和月钱,其待遇比唐末五代要好得多。然而作为一种职业身份的象征,仍在士兵身体某一部位刺字。宋朝军队在招兵时,选拔条件是事先规定好的,例如根据各种部队对身高的要求,让应募者前来衡量,进行体格检查,合格后,就要面,成为正式士兵,这才能发给军装、鞋子和供其生活所需的物品,这在当时就称作“招刺利物”。

  

  内容大不同

  

  宋代军队给士兵刺字的内容各不相同,并无固定格式。但不同的军种,刺字的部位多有不同。北宋的禁兵、厢兵往往刺面,如仁宗时,就要求在士兵脸上刺“××指挥”字样,以识别军士所隶部队的番号。在手臂上刺字的情况较为少见,只是河北、河东路宣抚司“招募人作义勇,止于右臂上刺字”。臂膀通常有衣袖遮掩,不容易发现,这也许是招募义勇的一种优待措施。乡兵、弓手、效用(宋代军士的一种)等,往往是刺于手背,这说明朝廷对这类军队的控制较之禁兵和厢兵要略为放松一些。南宋屯驻大兵中的效用,则往往不再刺字,黥兵制度后来才逐渐废除。

  当兵刺字和罪犯充军,都使士兵和罪人为伍,使当兵者终身留下耻辱的标志,说明五代和宋朝士兵的社会地位极其卑贱,难怪宋仁宗要大将军狄青用药敷去过去当兵时留在脸上的墨迹,就是希望狄青忘却过去那段难堪的当兵生涯。

  选自《军事文摘》2009.12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