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鲜为人知的中印军事冲突

  • A+

1987年夏,我百余名官兵手持多种现代化轻武器一线排开,怒视蚕食我领土的400多名印军⋯⋯一小时后,暴雨夹着冰雹砸下来,打得钢盔和枪管直响,我军官兵岿然不动。6个小时。大地静得令人心颤。最后,对手竟在这无言的逼视中潮水般地溃退下去⋯⋯很少有人知道,这次桑多洛河事件差点儿酿成了第二次中印边界战争的爆发。

  

  巡逻中遇到敌军

  

  1962年的失利深深地挫伤了印度这个大国的自尊心,印度知道要想抚平创伤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中国复仇。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各党派都同意继续中印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确保印度对华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但是,拉·甘地个人对中印关系正常化并不感兴趣,拒绝了邓小平提出的关于边界问题的一揽子交易,并且在陆军势力的鼓动下重拾尼赫鲁的“前进政策”。经过多年来苏联的支援而实力大增的印度认为,报复1962年失败的时机已到。

  那是1987年5月的一天,由山南军分区某团副团长带队的一支机动巡逻分队在藏南一带巡逻。当巡逻队到达桑多洛河谷地段时,已经天黑,副团长命令部队就地宿营,准备到第二天早上再前往河谷南端的中印边境山口进行巡查。部队吃过晚饭就扎营休息了,但晚间9点多,负责夜间宿营警卫的卫兵发现,河谷南端的边界山口上有火光和说话声,便立刻报告了副团长。副团长马上起来观察,确认为印军在那里活动。于是,副团长马上命令侦察参谋带一个侦察组前往山口进行侦察。两个小时后,侦察参谋带一名侦察员返回(其他仍在原地监视印军),向副团长报告了可能有一个连的印军,已经占领了河谷过去双方虽未经划定、但彼此默认的我方一处制高点,并已经构筑了战斗工事。从侦察到的情况看,印军到达的时间也不太长,工事还不完备,好像正在加紧构建中。从其警戒状态看,似乎并未发现我军巡逻部队已经到达。

  由于晚上10点以后不是与分区电台约定的联络时间,报务员无法与军分区达成通联。这位副团长当机立断,命令副营长和作战参谋拟定战斗预案,5点钟开饭,5点半出发,在拂晓以战斗状态前往印军占我地区进行交涉。

  早晨6点左右(此时西藏的天亮时间约在7点左右),除通信与后勤人员外,巡逻队全体战斗员按战斗编组和攻击部署,进入攻击出发阵地。从当时侦察情况看,印军位于河谷我方重要制高点的兵力约有一个加强排,但在其后500米处,还有一个排的兵力,副团长判断印军兵力约为一个连,并配备有60迫击炮和重机枪等重武器,在纵深可能有更多的兵力和大口径炮兵支援。从印军的部署看,是准备在原由我方控制的这个制高点上长期驻扎。

  根据这个情况,副团长又草拟了一份电报,在电报中将侦察情况进行了再次详报,并请求立刻给予增援,副团长判断印军这次是有组织的武力蚕食我领土行动,估计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交涉使其退出,战斗很有可能一触即发,并有可能迅速升级。

  8点多左右,副团长令副营长带侦察参谋和3名侦察兵、一名报话员和一名翻译,前往印军占领的我方高地据理进行交涉,印军始终态度蛮横,在发现中国军队好像人数不多时,印军士兵开始以武器对准中方交涉人员进行威胁,同时,据守在高地上的印军也开始进行战斗活动。看到交涉无果,副团长命令副营长和侦察参谋撤回。但在我方人员回撤的过程中,印军突然向我交涉人员射击(据印方后来解释是因为士兵紧张而走火所致),当场打伤我副营长,该副营长后来因失血过多而牺牲。

  

  大规模动员

  

  鉴于印军打伤我交涉指挥员,我副团长当即命令部队发起攻击。此时,我攻击分队已经完全占领攻击出发位置,并采取了迂回包围战术,迂回到印军后方发起了攻击。在我迫击炮和无后座力炮等火力的支援下,我攻击分队仅用半小时,即攻占了由印军非法侵占的我方高地,共击毙印军13人,其中军官1人(准尉副排长),俘敌8人,其余向南溃逃,我军未予追击。战斗中,我方亡4人,伤11人。

  下午两点左右,不甘心失败的印军在大口径火炮支援下,出动了一个加强连开始对我防御部队展开了攻击,但在我军的火力打击下,印军很快地退回。

  入夜后,印军不断地以迫击炮和纵深火炮对我阵地进行断续的火力攻击,副团长判断印军可能在第二天天亮继续进行攻击,命令部队加修工事,做好抗击敌人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同时,副团长将已发生的情况迅速向团部和山南军分区做了报告,表示将坚守到最后一个人。

  山南军分区在接到副团长报告后,立刻向西藏军区、成都军区报告了当前发生的情况,并立刻抽调、组织机动兵力增援巡逻队。西藏军区首长也立刻命令山地步兵53旅紧急出动,增援桑多洛河谷方向,同时将情况报告成都军区和总参作战部。

  第三天天亮,印军果然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向我边防巡逻队发起了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由于我军的顽强抗击,印军在伤亡了数十人后,停止了进攻。但随之而来是印军派出战斗机和直升机,对我方进行了持续的侦察、威胁,并在纵深不断地增加兵力,似乎准备进行更大的攻势。

  就在第三天晚间,我山南军分区增援部队一个步兵营首先赶到,随即进入防御地域。第四天,我山地步兵53旅开始陆续赶到,并带来了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我方力量进一步增强。同时,西藏军区也迅速派出指挥力量,在桑多洛河谷纵深开设了前进指挥所,准备组织力量。

  由于我军的增援力量不断增强,印军也开始不断地调集兵力,印军总部向东部军区发出了战争动员令,开始大规模地向冲突地区增强兵力。冲突发生后两周,印军已经向这个方向调集了一个军部、两个师共约7个旅的兵力和大量的炮兵与坦克,开始部署与我军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行动。

  为了应对印军的战争挑衅,总参作战部向第13、21、54集团军下达了预先号令,要求3个集团军的部队准备前出到西藏参加对印自卫反击作战,确定第一批参战部队为149师、37师、61师和160师(即1962年在中印边境反击作战中取得瓦弄大捷的130师),并要求成都军区在西藏开设前进指挥所,组织预定参战部队指挥员前往战区勘察道路和地形。冲突发生半个月后,我预定参战部队的师以上指挥员乘飞机到达前线,开始察看地形和道路情况,并受领成都军区首长下达的预定作战任务。6月份参战部队的团营两级指挥员到达前线,组织察看地形,受领任务,其中149师和37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前线。

  

  苏联不支持,让印度很失望

  

  在此次中印军事对峙中,印度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能否在这场战争中取胜?他们没有把握,印度政府发现中国军人并不像陆军将领所说的不堪一击。同时印度的挑衅也不符合美苏两国的利益,由于美苏对峙,他们无力支援印度对抗中国。早在1986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问新德里,宛转地向印度传达了一个信息——如果中印间发生冲突,苏联不会履行苏印条约中对印度的承诺。

  同时,苏联还派出特使,向我国表示要尽力制止印度的战争行动。印度内部的理智派也占了上风,于是印军开始主动后撤部队,脱离与我军的接触,并通过外交途径要求与我和平解决这次冲突。

  8月,军委解除了西藏作战任务部队的任务使命,前出到西藏的部队和指挥机构陆续撤回内地。中国向印方移交了战俘和战死人员的尸体。我们准备参战的广大指战员无不为之扼腕叹息,如果当时开打,印度将不仅失去对我藏南土地的强占,还将失去它自认的两个王牌师——第2和第4师。在我军的铁拳打击下,这场战争将比上一次战争打击更为惨重,因为我军为此调集的兵力和火力,远远超过了1962年的作战力量。

  之所以最后没有能够达成收复藏南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印度的后退,而是我军在云南继续对越南展开作战行动。当时中央认为,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与两个国家作战,特别是与印度这样的大国,一旦战争开始,规模、时间和发展很难预料,所以才最终放弃了这次进攻战役。

  选自《看世界》2009.12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