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也曾很快乐

  • A+

长征是艰苦的,长征也是快乐的,因为年轻热情、多才多艺、集体行动和信念理想……

  1934年9月下旬,部队受命撤离前线阵地,集结江西于都一带休整。除最高领导层,一般干部战士都不知道未来动向,细心的同志从种种迹象感知部队将作大的转移,但根本没想到要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

  据耿飚回忆,他所在的红一军团出发时,月亮又大又圆。驻地群众看到部队上门板、捆铺草、打背包、裹绑腿,知道红军要打仗去了,纷纷前来话别。有几位江西籍红军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来送别,大家便乘机与他们开玩笑,闹得新娘子成了大红脸,赶紧离去,躲得远远地望着队伍出发。而开通的苏区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炒好的瓜子、黄豆等美食,追着战士往手里塞;胆子更大些的,干脆跟着战士走一程,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呀?”“能立功当英雄吗?”把年轻的战士害臊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姑娘们却嘻嘻哈哈,三五成群地唱起:“红军哥哥打胜仗,哎呀,妹等哥哥快回来……”

  行进在长征队伍里的红军战士们,普遍年龄二三十岁左右,比如:李富春34岁,舒同29岁,彭加伦、陆定一、谭政、王首道都是28岁,彭雪枫27岁,耿飚、刘亚楼23岁,张震、童小鹏20岁,萧华才18岁。投身革命,集体行军,令行禁止,或攻城,或宿营,缴枪比赛,抓俘虏比赛,爬山涉水也比赛,没有个人衣食之虞,年轻的心充满着革命的热情,快乐无处不在。

  李富春回忆,夜行军开始不习惯,几天后就感觉很畅快了。“月明星稀,清风徐徐,有时虫声唧唧,有时水声潺潺,有时犬吠数里,野花与黄菜争香,夜中更觉幽雅。”离敌人很近,或穿过堡垒线,则夜行军很肃静,不准点火把,不准照电筒,不准抽烟,不准谈话。无敌情顾虑,则大扯乱谈,甚至可以并肩而行,有时整连整队半夜高歌,声彻云霄。

  当然,最开心更有成就感的要数打土豪派发战利品。贵州茅台“义成老烧房”的主人,听说红军来了,早已逃之夭夭,“所有的财产,一律没收了。当然酒也没收了啊!”老烧房是一座阔绰的西式房子,里面摆着每只可装二十担水的大口缸,装满异香扑鼻的真正茅台酒。此外,封着口的酒缸,大约在一百缸以上;已经装好瓶子的,约有几千瓶,空瓶在后面院子内堆得像山一样。住在酒坊里的战士,拿起茶缸把酒当水喝,晕了睡,醒了再喝,甚至跑到大酒缸边蹲着喝。第二天出发,还用衣服包着三瓶酒带走。连续数日,队伍都沉浸在茅台酒的醇酽中。到云南,半夜袭取宣威城,没收了一家大土豪的财物。“他家的火腿堆满了几房子,我们这些红军是吃不完的,就是顶有名的宣威罐头也没有拿得完,后来大批地分给群众,有许多贫农一个人分得了两三个火腿。宣威城及附近群众争火腿争得非常热闹。”

  漫漫征途,物质上的困难从来就没有难倒年轻的红军战士。趴在雪山上,萧劲光提议吃冰激凌,全体赞成。大家纷纷解下茶缸,挖底层的雪,再拿出糖精来“共产”,比南京路冠生园、安乐园的还甜美。过草地时,除了吃草根,机灵的战士还发明了用枪通条穿上青蛙,在水沟里钓鱼,十有九中,收获颇丰。只是清水煮鱼,寡盐少油,更无姜葱作料,腥味太重了。

  残酷的战斗有很多,但红军的士气是高昂饱满的。经过十三个月的长征,到陕北瓦窑堡、保安时期,可以看到多位同志写下的行军日记。依据这些日记和年轻的记忆,以及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思想约束,1936年征稿,次年编罄,1942年11月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在延安付印的 《红军长征记》,最接近于历史事实。

  这是最早的版本,分上下两册,32开本马兰纸,共412页,收回忆文章100篇,歌曲10首。最后一表详细记载,红一军团共行军371天,其中白天行军238天,占总天数的64.1%;夜间行军18天,占4.8%;休息100天,占26.9%;作战15天,占4.0%。

  也许是整风运动期间,为保存史料起见,付印时对书稿虽没有文字改动,但在封面上印有“党内参考资料”字样,并要求“接到本书的同志妥为保存,不得转借他人,不准再行翻印。”后来关于长征的回忆、追述文字,都没有这个版本的长征那么生动,坦率,真实,有趣。

  选自 《当年那些事》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