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变身记

  • A+

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天,有人请客,两大桌二十人,在北京最好的肥牛火锅店涮火锅。来了一个朋友,说有东西要出手。册页从书包里掏出来的时候直掉粉,上面的字写得很清楚—《陶冶二十图》。就是烧造陶瓷的一个流程,画成二十张图。简单地说,就是历史上烧造陶瓷的纪录片。
  废品变宝
  乾隆初年,乾隆喜欢陶瓷,就给画匠们说,你们给我画一些陶冶图画,让我欣赏一下制瓷的过程。《陶冶图》与《耕织图》《棉花图》这些重要的画作,在故宫里都有拓本,但谁也没见过这个原稿。
  原稿是彩色的,是三位宫廷画家丁观鹏、孙和周鲲画的。皇上很满意,把画交给督陶官唐英。
  那天,它千真万确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只不过状态太烂,上面全是水印。
  持宝人说,东西想卖30万元。我觉得这东西真好,想买。

  一个朋友拉着我说:“你不懂,画成了这样,不值钱了。”
  我羞羞答答还个价,说:“十万块钱,我就买了。”
  那人瞥了我一眼,夹着画就撤了。
  晚上,我又鼓起勇气,给那人打电话,愿意再加五万块钱。那边说不行。
  第二年“五一”节,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的人,给我看《陶冶二十图》,东西已经修复,虽然还有浅浅的印子。结果,台湾元大投信的人把它买走。在台湾地区,他们收藏明清官窑可是老大,220万人民币买走了。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台湾人被人宰了一刀,花一万美元,买了一张状态特别不好的徐悲鸿的画。拿到荣宝斋,人家说,得重新揭裱。铺到案子上,坐一壶开水,拿热水直接往画上一浇。吓我一跳,这不等于把一万美元扔火炉子里吗?最后,他们把画修复出来,稍微淡了一点,其他的都非常好。这是绘画的修复。
  至于家具修复,我见得就多了。
  那时,家具找到以后,弄辆三轮车,驮到修复家具的师傅那儿。第一件事是烧两壶开水,找两块蒸馒头的方碱,往里面一扔。碱化以后,趁着热,泼到家具上,闷一会儿,污垢全下来了。然后,大棕刷子刷干净,该修的地方修、该补的地方补。 最后,老师傅说:“东西修完了,净一遍吧。”
  什么叫净一遍?就是用木匠干活的刨子,用那个特别短小的净刨,整整地刮去一层。净刨刨刃磨得飞快,老师傅使净刨的时候,飞出来刨花,像一层小棉纸似的飘出来。
  现在,观复博物馆那件天下第一的紫檀大画桌,面宽一米,很多参观者很好奇:桌面怎么这么新啊?就是当年被净过的。
  锔碗变宝
  在家具修复或者说文物修复的理念上,东西方有些不同。在中国,家具修复第一先找材料,什么家具找什么材料,包括纹饰,一定是同等木材。黄花梨就使黄花梨修,红木就使红木修,紫檀就使紫檀修,紫檀还得使同类的紫檀。高手修完,你都看不出来破损过,这是中国人的修复观念。
  西方人认为,家具上面所有缺损,都是历史造成的,如果修复,就得换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木头,让你看得出來,哪块是后配的。
  瓷器也是这样。今天,瓷器修复的能力非常高,我见过南方有些高手修的,拿高倍放大镜都看不出来。人家给我拿来一个修过的宋代瓷器,附着一张修复前缺一个口的照片,结果,我根本看不出修过的痕迹。过去,拿高倍放大镜可以看出来,因为修复的地方没有气泡。正常瓷器烧造的釉里都有气泡,在高倍放大镜中,气泡看得清清楚楚。修复得再好,放在高倍放大镜下一看,修复的地方没有气泡。现在,修复的地方居然也有气泡,而且,气泡排列跟旁边没修的地方一模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日本人修复却不一样。若瓷器有一处缺损,他就打漆、调灰,一点一点补,把形状补齐。再把修出来的地方涂上金箔,纯金的,有个专业的词叫“金缮”。他们用这种方式修补,因此,日本有很多残器非常美。
  过去,在瓷器的修复中,中国人还有一个路子的修复,是明着修,叫锔。过去说锔锅、锔碗、锔大缸。瓷器碎了,可以把它重新锔起来,继续使用。
  我见过非常漂亮的碗,上面打着各种锔子。
  早期的时候,一看带锔子的东西都不值钱。我最早买的带锔子的五彩碗,漂亮得不行,就几块钱。上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来的商人,在北京专门找带锔子的瓷器。专买这种残器,按锔子给钱:一个锔子给十块钱。您这碗上面十个锔子给一百,二十个锔子给二百。
  当时,有一个人,他的一只碗上,有一百多个锔子,发了大财。人家认为,锔子越多,越是一种美,它能使这个瓷器呈现一种残缺美。有一个词,称为“蜈蚣脚”,像蜈蚣脚似的,可漂亮了。外国人把这些东西买走,等我们明白过来,说买点吧,没了。
  那是一种绝技,小锔子丁点大,整齐之极,真是手艺高超。
  过去的人,修复文物中的理念是什么呢?是惜物,爱惜东西。所以,他们掌握一门修理的手艺,可以游走江湖,吃遍天下。
  选自《特别关注》2016.9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